红颜亦可映中华,诏赐单于出内家。
为汉自应高俎豆,宁胡岂敢惜风沙。
香溪夜夜长无月,紫塞年年始有花。
多少落梅悲粪土,无情最是大胡笳。
明妃庙
红颜亦可映中华,诏赐单于出内家。
为汉自应高俎豆,宁胡岂敢惜风沙。
香溪夜夜长无月,紫塞年年始有花。
多少落梅悲粪土,无情最是大胡笳。
译文:红颜女子也能映照着中华大地,皇帝下诏让匈奴单于退出后宫。作为汉朝的子民应该受到尊重,难道匈奴人能吝啬对风沙?香溪夜晚常常没有月亮,紫塞年年才迎来花开。有多少凋零的梅花都感叹自己如同粪土,最无情的莫过于那大胡笳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明妃庙》之一,诗中描绘了杨贵妃的形象和传说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怀念。
第一句“红颜亦可映中华,诏赐单于出内家。”通过赞美杨贵妃的美色来衬托她的高贵身份,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荣耀。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杨贵妃的美丽形象,也体现了她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二句“为汉自应高俎豆,宁胡岂敢惜风沙。”进一步强调了杨贵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的“高俎豆”指的是她在宫廷中的尊贵地位,而“宁胡岂敢惜风沙”则表达了她面对外敌匈奴的勇敢和无畏精神。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杨贵妃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理解。
第三、四句“香溪夜夜长无月,紫塞年年始有花。”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衬托杨贵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香溪”指的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而“紫塞”则是指边疆地区。诗人通过这两种环境的描述,表达了杨贵妃在边塞的孤独和凄凉,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多舛和不幸。
第五、六句“多少落梅悲粪土,无情最是大胡笳。”则是诗人对杨贵妃命运的感慨和评价。这里的“落梅”比喻那些凋零的花,而“粪土”则暗指杨贵妃死后被埋入土中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他对杨贵妃遭遇的同情和哀叹。同时,“无情最是大胡笳”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胡笳声音的感受,这种声音在古代被视为一种悲凉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屈大均的《明妃庙》通过对杨贵妃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怀念。这首诗不仅是对杨贵妃个人命运的记录,也是对整个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