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千里削芙蓉,环绕渔阳紫翠重。
雪尽黄河吞碣石,云开北阙枕居庸。
鸿蒙一气通群帝,寂寞诸陵锁万松。
设险只教回纥笑,蓟门原不是尧封。

燕中眺望

太行千里削芙蓉,环绕渔阳紫翠重。

雪尽黄河吞碣石,云开北阙枕居庸。

鸿蒙一气通群帝,寂寞诸陵锁万松。

设险只教回纥笑,蓟门原不是尧封。

注释:

  1. 太行山绵延千里,如同削去了的芙蓉般壮丽。
  2. 环绕在渔阳的山峦紫色翠绿,景色十分美丽。
  3. 雪融尽后,黄河水涌向碣石山。
  4. 云霞散开,北阙高耸,如居庸关般雄壮。
  5. 宇宙间只有天地万物都相通的气息,皇帝们都统一于一元之气之下。
  6. 寂寞地守护着诸陵的松树,似乎被锁住了一般。
  7. 设置险要只为嘲笑回纥。
  8. 说蓟门并非是尧帝所封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感慨表达自己对于时事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句“太行千里削芙蓉”,描绘太行山雄伟壮观的轮廓和连绵不绝的山势,形象生动而富有力量。紧接着“环绕渔阳紫翠重”则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环境的美丽,紫翠的色彩与山水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气息。“雪尽黄河吞碣石”,以雪后的黄河景象来象征国家的强盛和繁荣,也暗示了某种即将到来的变化或挑战。“云开北阙枕居庸”描绘的是云开雾散后的壮丽景色,北阙和居庸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和不安。“鸿蒙一气通群帝,寂寞诸陵锁万松”这两句诗,将天地之间的统一与和谐以及历史的沧桑感融入其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设险只教回纥笑”则是对当时形势的一种讽刺和无奈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最后一句“蓟门原不是尧封”,则是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