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华高居早有名,鹤书频使羽毛轻。
三秦豪杰哀王猛,一代诗歌恨少卿。
绝塞虽将黄鹄返,空山无复白云迎。
鸳湖朱十嗟同汝,未嫁堂前已目成。

赋寄富平李子

河华高居早有名,鹤书频使羽毛轻。

三秦豪杰哀王猛,一代诗歌恨少卿。

绝塞虽将黄鹄返,空山无复白云迎。

鸳湖朱十嗟同汝,未嫁堂前已目成。

【注释】

《河华高居》,即《河中之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号。富平,今属陕西,唐时为河中府,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黄河与汾水交汇处。李子,指李益。

“河华”句:河中府位于今陕西省北部,地势高耸,自古就以出产美玉著称,因此这里称它为“河华”。高居,比喻才德出众。早有名,早就享有声誉。

“鹤书”,代指皇帝的圣旨。古代用鹅毛笔写诏书,因鹅善飞,常借以表示传诏远方。这里说频频收到圣旨,因而使者所持的羽毛都显得轻盈起来。

“三秦”,泛指南北各地及长安附近地区。王猛(325—375),字辅相。原籍北海郡剧地(今山东寿光东北),后迁居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榆社东南)。东晋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身贫寒,年轻时曾到外地游历,后来在苻坚手下做官。他为人清正廉明,善于用人,先后任秦国主簿、丞相主簿等职,为苻坚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苻坚死,他劝苻坚太子苻宏即位,拥立符弘为帝,是为符丕。《晋书》本传称其“性刚烈”,“有经天纬地之才”;而《资治通鉴》则评价他“忠亮可断,临大事不失色”。

“一代”,指唐朝。诗中提到王猛、李益都是唐人,所以说“一代诗歌”。

“黄鹄”句:黄鹄,传说中一种能日行千里的大鸟,这里比喻书信传递迅速。黄鹄返,指书信很快到了。

“空山”句:指李益已经结婚,他的爱人就在空寂的山上等着与他团聚。

“鸳湖”,地名,在今浙江湖州南。李益曾在此作过官,所以称“鸳湖”。“朱十”,指李益。朱,这里借指李益的姓名。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的前三句赞颂友人李益的才华,第四句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最后一句表明自己已非单身而是妻子相伴了。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首句开门见山赞美李益的高洁品格。第二句承上句,进一步说明他的名声很大。第三句又从对方说起,称赞李益忠诚耿直,敢于直言进谏。这四句诗,把李益的人品、才干、政治主张、生活态度都写了出来,使人对他刮目相看。

中间两联是写送别。诗人先写朋友远去,接着写朋友回归。诗人想象友人远赴边关,可能身受委屈,但一定不会屈节事敌;也想象友人回来的时候,一定春风得意,荣归故里。这样一想,诗人自然要感叹世事沧桑,人事易改,感慨良多了。

最后两句是写自己的情况。“未嫁”与友人的“新婚”相对照,表现诗人对友人的关切、思念之情。“眼成”二字则表明这种关切不是虚情假意。

此诗写得非常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