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台此日即嵩高,乔岳精灵在节旄。
炎海一边消瘴疠,越裳三载息波涛。
雍容师保惟周礼,羽翼春秋有楚骚。
棠下人多春酒献,巡行召伯不辞劳。
【注释】
嵩: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
乔岳:高大的山岳。
师保:古官名,指周代太师、太保等职官。
雍容:庄重。
周礼:周朝的礼仪制度。
春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订《诗》、《书》等六艺为《春秋》。后泛称史书。
楚骚:指屈原的《离骚》。
春酒:春酿的美酒。
棠:棠树,即杜梨树。这里借指地方长官。
巡行:巡视。
召伯:周文王之子武王的弟弟,周宣王时为召公,曾南征北战,安定王室。
【赏析】
这首祝嘏词作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九月,作者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广南路兵马都监,赴两广督府(广东经略安抚司)赴任途中所作。全词对岭南山川风物及岭南人民风俗作了生动的描绘和热情的歌颂。
上片开头“嵩台此日即嵩高,乔岳精灵在节旄”两句说,今日我来到嵩山,就如来到崇高的嵩岳一样,那高大的山峰就像灵巧的精灵在节旄上飞舞。嵩台,嵩山。“乔岳”,指高山。“节旄”,古代使者所持之旗,以旄牛尾为之。此处指朝廷。
下片开头“炎海一边消瘴疠”两句说,南方炎热的地区瘴气消除了,海上的波涛平息了。“炎海”,指南方热海。“瘴疠”,南方湿热之地的疾病或瘟疫,亦称瘴气、瘴毒、瘴雾、瘴疾等。“越裳”,古代国名,在今越南北部。“息波涛”,平息波浪,喻指解除南方的边患。“雍容师保惟周礼”,“雍容”本指仪容庄重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自己威武庄严,像周代太师、太保那样。“羽翼春秋有楚骚”,意思是像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写的诗歌那样,能够辅佐君王,施展抱负。“棠下人多春酒献”,“棠下”,棠邑,古地名。“春酒”,新熟的米酒。“献”是赠送的意思。“巡行召伯不辞劳”,意思是巡视四方,像召伯一样不辞辛劳地为百姓服务。“召伯”,召虎,周宣王时大臣,因能南征北伐、安定王室而闻名。《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召伯就是其中的“彼尔之子”。
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格调高峻雄浑,充分体现了北宋初期岭南地区人民对朝廷的敬仰之情和诗人本人的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