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莺声送酒杯,一诗成似一花开。
古稀已在羲皇上,难老还如稚子来。
心共青兰春箭发,吟随白鸟暮声回。
溪边正可垂生钓,作鲙相期向小台。
【注释】:
- 澹翁:即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 六叔:指陆游的六个叔父,即陆宰、陆佃、陆游三兄弟。
- 病起:病愈后开始写作诗文。
- 一诗:指陆游的《病起荆江亭即事》七律。
- 羲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青兰春箭发:比喻青春年少。
- 白鸟暮声回:比喻晚年的吟咏声。
- 溪边:指家乡山居附近的一条小溪。
- 垂生钓:垂着钓鱼竿在溪边等待鱼儿上钩。
- 鲙(kuài):一种切细而薄的鱼。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初春,陆游病愈之后,奉和其六叔陆宰所作《病起荆江亭即事》七律。此诗为酬答之作,以诗歌形式来表达对叔父们的感激之情。
“多谢莺声送酒杯,一诗成似一花开。”这是全诗第一联。诗人首先以莺声喻人意,表达了对叔父们健康长寿的深深祝愿。莺啼燕语,本是令人愁绪满怀的景象,但诗人却从这莺声中悟出了“一诗成似一花开”的喜悦心情。他写道:“一诗成似一花开,人生得几闲风日?”(《春晴》)意思是说:一首诗就好似一个花蕾绽开,人生的悠闲快乐又有几时呢!这一句是说,叔父们的健康长寿是难能可贵的,值得珍惜,值得庆贺。
“古稀已在羲皇上,难老还如稚子来。”这是第二联。诗人以“羲皇上”自比,表明自己虽已高龄,却仍如少年般精神饱满。这里用“羲皇上”典指唐宋八大家韩愈曾自诩“文章宗师韩夫子,学问圣神羲皇上”。而“难老”则是指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像孩童一样精力充沛。这一句是说:我的叔父们已经度过了七十大关,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如同孩童般活泼。
“心共青兰春箭发,吟随白鸟暮声回。”这是第三联。诗人说自己的心意与春天一起勃发,随着傍晚鸟儿归巢的鸣叫而结束。“青兰春箭发”,是借用《楚辞·九章·思美人》中“芳菲菲其弥章”之句,意谓自己的心志也正蓬勃旺盛。“吟随白鸟暮声回”,是说吟诗作赋随着傍晚鸟儿归巢的鸣叫而结束。“白鸟”指白鹭,诗人在此以白鹭比喻自己的诗句。这两句是说:我的心志与春天一起蓬勃旺盛;吟诗作赋随着傍晚鸟儿归巢的鸣叫而结束。
“溪边正可垂生钓,作鲙相期向小台。”这是第四联。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他正悠然自得地垂着钓鱼钩,等待着鱼儿上钩。同时他也在想象着叔父们会在那里品尝自己做的美味佳肴。“作鲙”典出《晋书·王献之传》:“尝诣谢安问琴棋,置精器珍玩,列于坐右。安既素重献之一客,因留饮食之,遂为之鼓吹。”这里的“鲙”是指切成细丝的鱼肉。诗人以美食相邀,意在表达对叔父们的敬意和祝福。这两句是说: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他正悠然自得地垂着钓鱼钩,并期待着叔父们品尝自己做的美味佳肴。
这首七律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叔父们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