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管峰峰枕海平,衡茅相接午鸡声。
三闾子姓元南楚,二老衣冠是旧京。
骚学自应推小父,人师未敢让诸兄。
开春灯火丛家庙,列坐欢娱且慰情。
这首诗是诗人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全诗如下:
烟管峰峰枕海平,衡茅相接午鸡声。
三闾子姓元南楚,二老衣冠是旧京。
骚学自应推小父,人师未敢让诸兄。
开春灯火丛家庙,列坐欢娱且慰情。
注释:
- 烟管峰(或称烟墩): 指烟墩山,在湖南省长沙市东北,为湘江上的重要山峰。
- 枕海: 形容山峦重叠,仿佛枕着大海。
- 衡茅: 衡州(今湖南衡阳)的茅草房屋。这里指淡翁的住所。
- 三闾: 屈原的别称,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楚国,曾任三闾大夫。
- 元南楚: 指屈原的家乡,楚国。
- 二老: 泛指两位老人,即诗人的祖父和父亲。
- 骚学: 指屈原的文学创作才华。
- 小父: 对屈原的敬称。
- 人师: 指诗人。
- 旧京: 指屈原的故乡楚国。
- 列坐: 指聚集在一起坐着。
- 列坐欢娱: 指聚在一起欢快地交谈。
- 列坐: 指聚集在一起坐着。
- 列坐欢娱: 指聚在一起欢快地交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奉和澹翁六叔父开春病起之作。首句“烟管峰峰枕海平”,描绘了烟管山的景色,仿佛是一幅壮丽的画面。接着“衡茅相接午鸡声”,描述了淡翁的住所与周围的环境。
第三四句“三闾子姓元南楚,二老衣冠是旧京”,表达了对屈原的尊敬,以及对他的家乡——楚国的怀念。第五六句“骚学自应推小父,人师未敢让诸兄”,则表达了自己虽然不如屈原,但愿意效仿他的志向。
最后两句“开春灯火丛家庙,列坐欢娱且慰情”,描写了新春佳节时一家人团聚的场景,充满了欢乐和温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赞美屈原的才学和精神为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