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叠裙裾染赩霞,仙人剪作此灵葩。
光凝蝙蝠千年血,丹吐芙蓉万点砂。
奇树旧分西海种,孤根元逐汉臣槎。
珊瑚不敢言烽火,枝干何如朵朵花。
注释:
红石榴:红色的石榴。
仙人剪作此灵葩:形容红石榴的外形像仙人裁剪出来的花朵。
光凝蝙蝠千年血,丹吐芙蓉万点砂:比喻红石榴的颜色鲜艳,犹如蝙蝠的血和芙蓉的花粉。
奇树旧分西海种,孤根元逐汉臣槎:红石榴生长在西海(今新疆地区),是西海神仙们种植的,而它的孤根也是随汉朝使者出使西域时移植而来的。
珊瑚不敢言烽火,枝干何如朵朵花:因为红石榴的艳丽,使得珊瑚等宝石都感到自愧不如,就像它一枝独秀、繁花似锦的样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红榴花》。全诗以“红石榴”为主题词,描绘了红石榴的美丽景象。
首句“百叠裙裾染赩霞”,形象地描绘了红石榴的形态,如同仙女穿着百叠的裙子在霞光中翩翩起舞。这里的“裙裾”指的是石榴的外壳,而“赩霞”则是指晚霞中的红色。诗人通过这种比喻,将红石榴的色彩与仙女的形象相联系,赋予了它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气质。
第二句“仙人剪作此灵葩”,进一步强调了红石榴的美丽和神奇之处。诗人将红石榴比作仙人剪出的花朵,既表现了红石榴的艳丽,又表达了人们对它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光凝蝙蝠千年血,丹吐芙蓉万点砂”,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红石榴的颜色和光泽与蝙蝠和芙蓉进行了比较。这里,“光凝”指的是红石榴的颜色明亮如镜,“千年血”则指它的颜色深沉如血,而“万点砂”则形容其色彩斑斓如同细沙。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红石榴的特点。其中,第四句“奇树旧分西海种,孤根元逐汉臣槎”,描绘了红石榴生长在西海(今新疆地区)的奇特景象,以及它作为孤根随汉朝使者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这两句既展现了红石榴的生长环境,也体现了它的历史渊源。
第五句“珊瑚不敢言烽火,枝干何如朵朵花”,则是对前一句的反诘和补充。诗人用珊瑚不敢言烽火来比喻红石榴的艳丽超过了其他宝石,而用“朵朵花”来形容红石榴的繁花似锦,更加突出了它的美丽与独特。
第六句“赏析”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红石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它的美丽与神奇,还表达了人们对它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