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争龙烛是流晖,不夜名葩世所希。
绛萼烧时云尽暖,丹须湿处露多肥。
枝枝影为朱天出,朵朵香同赤帝归。
更喜千房同一蒂,清泠不使玉浆微。

红石榴

光争龙烛是流晖,不夜名葩世所希。

绛萼烧时云尽暖,丹须湿处露多肥。

枝枝影为朱天出,朵朵香同赤帝归。

更喜千房同一蒂,清泠不使玉浆微。

注释:

  1. 光争龙烛是流晖:形容石榴的光彩与龙烛的光芒相比毫不逊色。
  2. 不夜名葩世所希:指石榴花在夜晚开放,如同稀有的花朵,令人惊叹。
  3. 绛萼烧时云尽暖:描述红石榴花开时的景象,花瓣如同燃烧的火焰,使周围的云彩都变得温暖起来。
  4. 丹须湿处露多肥:描述石榴树的叶子(丹须)在湿润的地方显得更加翠绿饱满。
  5. 枝枝影为朱天出:描绘每根石榴树枝上的影子都投射在红色的天空中。
  6. 朵朵香同赤帝归:形容石榴花散发的香气与红色太阳神回归大地的情景相似。
  7. 更喜千房同一蒂:喜欢石榴树上的每一个果实都在同一枝条上生长。
  8. 清泠不使玉浆微:形容石榴汁水清澈凉爽,即使有一点点杂质也不会影响其口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中的“红石榴”是指石榴花,而“光争龙烛是流晖”和“不夜名葩世所希”两句则是赞美石榴花的美丽,如同龙烛般璀璨,又如夜间开放的珍稀花朵。接下来四句描述了石榴花的美丽景象,如“绛萼烧时云尽暖”,即红花盛开时,仿佛点燃了整个天空;“丹须湿处露多肥”则表现了枝叶上的露珠使得叶子更为翠绿。最后两句则是对石榴树整体的形象描述,如“枝枝影为朱天出”,以及“朵朵香同赤帝归”,将石榴花比作太阳神,表达了对其美丽和生命力的赞颂。
    整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石榴花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