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三李四已成溪,六七花东八九西。
一尺髻高愁堕马,五更衾冷怨鸣鸡。
游丝百丈全难断,舞柳千条半欲齐。
十二双边无寸字,鸳鸯都作万行啼。

以下是对《闺怨》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原文
    桃三李四已成溪,六七花东八九西。
    一尺髻高愁堕马,五更衾冷怨鸣鸡。
    游丝百丈全难断,舞柳千条半欲齐。
    十二双边无寸字,鸳鸯都作万行啼。

  2. 译文
    桃树和李树已经长到可以淹没小溪的程度,花朵在东方、南方盛开,在西方、北方凋落。
    我的头发梳成一尺高的发髻,忧愁却足以让我从马上跌落;五更时被子冷得让人难以入睡,怨恨地叫着公鸡。
    那百丈长的游丝难以斩断,舞动的柳条有千条,但一半已经齐整。
    两边都是双字的绣边,但没有任何一个字是完整的,所有的鸳鸯都在哀鸣,仿佛有一万行的鸣叫声。

  3. 赏析
    《闺怨》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贵妇人在春天赏花时的心理变化,通过对桃花、梨花的描述,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通过“游丝”、“舞柳”等意象,表达了她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

首句“桃三李四已成溪,六七花东八九西”,用桃花和李花的数量来表达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接着,“一尺髻高愁堕马,五更衾冷怨鸣鸡”两句,描绘了她在梦中的情景,以及因寒冷而惊醒时的惊恐。最后,“游丝百丈全难断,舞柳千条半欲齐”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脆弱,以及她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女性地位和生活状态,也揭示了她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渴望与无奈。王昌龄的《闺怨》以其深情的笔触和感人的力量,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