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喧暖望寒来,元日阴阴雨不开。
春色未随芳草转,年光已被绛桃催。
能吟椒蕊馀中妇,喜弄莺雏有老莱。
儿女鸤鸠方六七,堂前争得是花梅。
【解析】
本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一:“一冬喧暖望寒来,元日阴阴雨不开。”
译文:一年寒冷的冬天里,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可是到了大年初一,却阴云密布下着细雨,没有一点春意。
注释:喧暖——喧闹热闹;阴阴——阴暗;开——出现;阴天无光,故云“阴”。
其二:“春色未随芳草转,年光已被绛桃催。”
译文:春天的色彩还没有随着小草的转动而展现,岁月已经随着红艳的桃花在催促中匆匆地流逝了。
注释:未随芳草转——没有随着小草的转动展现;年光被——被岁月所催。
其三:“能吟椒蕊馀中妇,喜弄莺雏有老莱。”
译文:擅长吟咏椒花余香的妇人,喜欢玩弄黄莺雏儿的老莱子。
注释:椒蕊——即花椒花,又名椒实,可入药;余中妇——善于吟诵的人;弄——玩弄;莺雏——黄莺鸟的幼鸟;老莱子——传说人名,春秋时楚国隐士,以善鼓琴、长于养生而著称。
其四:“儿女鸤鸠方六七,堂前争得是花梅。”
译文:家中的儿女们还只有六七岁,他们正争相去观赏盛开的梅花。
注释:鸤鸠——燕子的一种,俗称家燕;六六七——六七岁的意思。堂前——指自家庭院;争得是花梅——争先恐后要去观看梅花。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春节时节对春天美景的向往与期盼,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写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热烈,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