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作啼鹃下作花,开时红映一山霞。
心伤杜宇曾为帝,望断蚕丛尚有家。
点点瓣中知古血,斑斑枝上亦春华。
长因谢豹多情甚,岁岁招魂向水涯。

【注释】

上:指山上杜鹃花。啼鹃:杜鹃鸟,又名布谷,传说是蜀王杜宇的魂魄所化。下作花:指山下杜鹃花。心伤:指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哀啼不已。望断:指望穿秋水。蚕丛:即蚕丛山,在今四川西部。谢豹:《太平御览》卷八引《襄阳耆旧传》:“谢豹,字文叔,襄阳人,晋太康中为南郡太守。……豹有爱妾名谢氏,甚有色,豹常谓人曰:‘吾有二宝,一曰谢氏,二日鹦鹉。’”招魂向水涯:指谢豹死后,其妻为怀念丈夫,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到江边去呼唤丈夫的灵魂。

【赏析】

这是一首咏山杜鹃的诗。杜鹃花又名杜宇、鸣禽、子规、布谷等,相传是蜀王杜宇的魂魄所化。据《蜀中记》载:“杜鹃花,俗云名子规者,似花,而色赤,不香,蜀人亦曰杜宇。”又据《太平寰宇记》载:“(成都)县东南四十里有杜宇村,杜宇庙在焉。庙前有大杜鹃树,世言此树乃蜀王杜宇之魂也。”因此,诗人以杜宇自喻,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上句“上作啼鹃下作花”,意为杜鹃花是山上的鸟儿啼叫时发出的叫声;下句“开时红映一山霞”,意为杜鹃花在开放的时候会映衬着山间的色彩。这两句诗通过写杜鹃花的形态和色彩来描绘杜鹃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中句“心伤杜宇曾为帝”,意为杜宇鸟曾经是蜀地的君主。这一句诗人用“心伤”一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自己对故国失去君主的痛苦之情。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故国历史的了解,以及他对于故国过去的怀念。

下句“望断蚕丛尚有家”,意为虽然看不到家的方向,但还可以望穿秋水找到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即使身处他乡,也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家乡。同时,这也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中句“点点瓣中知古血,斑斑枝上亦春华”,意为杜鹃花的花瓣上沾满了古代的血泪,枝条上也绽放着春天的花朵。这两句诗通过对花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于故国的深情厚意。其中,“点点瓣中知古血”一句中的“古血”指的是古代的历史和人民的血泪;“斑斑枝上亦春华”则是指春天的花朵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下句“长因谢豹多情甚,岁岁招魂向水涯”,意为谢豹因为多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年都会在春天的时候召唤他的魂灵回到水中的故乡。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其中,“长”字表示时间的长久;“岁岁”表示每年;“招魂”则表示召唤灵魂的意思;“向水涯”则表明召唤的对象是水边的故乡。

这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历史的记忆和尊重。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对爱情、友情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