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类红莲甘白华,未惭明镜尚含葩。
还童岂必惊淮苑,祭酒应能壮汉家。
违雪雁犹依海屿,负冰鱼已上湖沙。
风光先向骚人发,多作瑶笺染绮霞。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写红莲与白华的比拟。红莲,即荷花,古人常以荷花比喻女子的容颜美丽;白华,即萱草,古人常用它比喻女子的美貌。此二句是说:我虽不似红莲那样艳丽,却也不愧于白华,因为我有如明镜的清秀面容。“未惭”,意思是没有惭愧;“犹”,是表示一种假设语气。第二句承上启下。诗人说:“我虽然不比红莲艳丽,但也并不比白华逊色。因为我知道,即使像汉文帝一样贤明的君主,也不能在明镜中看到自己的缺点。”这两句是说:我之所以不愧于白华,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是贤明的君子。“未惭明镜尚含葩,还童岂必惊淮苑?”这两句是说:我虽然没有像红莲那样艳丽,但我也有自己的特色,不会让贤明的汉文帝在明镜中看到自己的缺点。

第三句“祭酒应能壮汉家”意思是:祭酒(主宾)应该能够使我的汉家更加昌盛。“应能”是“能够”的意思。第四句“违雪雁犹依海屿,负冰鱼已上湖沙”,意思是:冬天的雪花还没有飘落,而海中的大雁却已经回到它们的海岛上,湖中的鱼儿也已经开始游动到河滩上来。“违”,是违反的意思;“负”,是背着的意思。“违雪雁犹依海屿,负冰鱼已上湖沙”是说:冬天还未过去,而春天却已经来临。这里的“违”和“负”都是指季节变换。“犹”,还是,表示时间上的延续性;“已”,是表示时间的一过性。“负冰”,就是背上冰块,这里用“负”字,是突出了春寒料峭的特点。“海屿”、“湖沙”都是地点词,这里用“屿”、“沙”来描绘海鸥、鱼群等物,既形象又生动。

第五句“风光先向骚人发,多作瑶笺染绮霞”意思是:美丽的风景最先为诗人所欣赏,诗人就用美丽的诗篇来描绘它。“骚人”,是指诗人,这里指屈原。“风”,在这里指自然风景。“绮霞”,即五彩缤纷的霞光。“多”,是“很多”的意思。“瑶笺”,是用美玉制成的纸张,这里指美丽的诗篇。这两句是说:美丽的风景最先被诗人所欣赏,诗人就用美丽的诗篇来描绘它。

【答案】

昔类红莲甘白华,未惭明镜尚含葩。

还童岂必惊淮苑,祭酒应能壮汉家。

违雪雁犹依海屿,负冰鱼已上湖沙。

风光先向骚人发,多作瑶笺染绮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