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烟雨失年华,生事萧条愧谢家。
五子诗书忧靖节,六龙婚嫁累公沙。
桃无红白都成实,梅有雌雄总作花。
但使文章能富丽,联珠窦氏岂浮夸。

诗句解释

  1. 一春: 一年的春天。
  2. 烟雨失年华: 指春天的烟雨模糊了时间,使得整个春季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3. 生事萧条愧谢家: 形容生活的困苦和萧条,让作者感到羞愧,以谢家(古代对有学问或有成就人士的尊称)自比。
  4. 五子诗书忧靖节: 指自己有五个儿子,却因为忧虑他们的教育,而感到忧愁。靖节是陶渊明的字,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忧虑。
  5. 六龙婚嫁累公沙: 比喻自己的生活琐事繁多,如同六条龙在公沙上奔波劳碌一般。
  6. 桃无红白都成实: 比喻无论桃花还是梅花,都已经结出果实,没有多少时间去欣赏花的美丽。
  7. 梅有雌雄总作花: 虽然梅树有雌有雄,但总能够开花,象征无论男女,都能展现出美丽。
  8. 但使文章能富丽: 只要文章写得华丽,就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9. 联珠窦氏岂浮夸: 用窦氏家族的联珠比喻,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写出华丽的文章,不显得浮夸。

译文
一年之中,春天的烟雨让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生活中的种种事务让我感到萧瑟和遗憾,愧对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我担忧我的儿子们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就像担心陶渊明一样。生活中的琐事让我疲惫不堪,就像六条龙在公沙上奔波劳碌一样。无论是桃花还是梅花,都已经结出果实,没有多少时间去欣赏它们的美丽。然而,只要有才华,就能够写出华丽的作品,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写出华丽的文章,不显得浮夸。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感慨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通过对比春天的烟雾和花朵的美与人生的困境,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郁和自我反思。他通过对比陶渊明、五子的诗书教育、婚姻生活中的琐事以及自然界的花朵,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尽管生活中存在许多困扰和压力,诗人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并期待能够写出充满华丽色彩的文章。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智慧和坚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