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身似岁寒松,白首栖闲祗鹤峰。
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
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
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

注释:

  1. 袈裟身似岁寒松,白首栖闲祗鹤峰。
  • 袈裟:僧衣。
  • 岁寒松:冬天的松树,比喻高洁坚贞的人。
  • 白首(lǎn shǒu)栖闲:年老后隐居生活。
  • 鹤峰:即鹤峰山,位于今湖北黄冈市。
  1. 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
  • 蝉:指蝉蜕,即蝉的蜕壳,比喻辞官归隐或失去权势的人。
  • 龙:指古代传说中能显灵的龙。
  • 有角(jiǎo):形容龙的角像龙一样锐利。
  1. 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
  • 槎江:槎溪,源出黄梅县北,流经黄冈市。
  • 城阴曲:城边的曲折处。
  • 象岭:指黄梅县南的石钟山,又名石门山,是黄梅的八景之一。
  1. 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
  • 掌故:这里指掌故寺,位于黄梅县北,建于唐代。
  • 先朝:指前代,这里指的是宋代。
  • 兼旬相对:意为同时在寺庙内相遇。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纪念他在黄梅任职时所建的苏文忠公祠而写的一首题诗。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袈裟身似岁寒松,白首栖闲祗鹤峰。”诗人通过对袈裟的描述,比喻了高洁坚贞的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喻了苏轼在黄梅任职期间的高洁品质。接下来,“蝉已无心长不食,龙犹有角更多聪。”诗人借用蝉和龙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寓意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悟。
    “槎江水抱城阴曲,象岭云含塔影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黄梅山水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黄梅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最后,“掌故先朝还记否,兼旬相对喜从容。”诗人以回忆和感慨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与友人能够在黄梅这个美丽的城市里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和回忆往事等方式,展现了苏轼对黄梅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