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君金精花,能令发不白。
只恐相见时,恩情非夙昔。
【注释】
饵君:使君,这里指汉武帝。金精花:指仙草。汉武帝曾派方士去寻仙求药,但未获成功。见《史记.封禅书》。发不白:头发不白。《汉书·东方朔传》:“朔为人滑稽不谨信,上常使之为辞赋以应县官,赐钱帛。受小钱及赏赐者,辄拜为郎,超迁至中大夫。”后遂用“不老”或“返老还童”等语来称颂人的青春不老。夙昔:平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汉宫御苑中的仙草(即金精花)来写自己的青春不老之想。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不被朝廷重用的愿望。诗的首句点明主题,次二句抒发情怀,末两句表明心愿。
前两句写金精花能使人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两句是说:你吃了这种仙药,能使人的头发永不变白。这里的金精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草,也就是传说中服食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这种仙丹是汉代神话中的一种幻想。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不被朝廷重用的心情。
后两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两句是说:只是害怕你见到我时,我们之间已不是过去那样的关系了。“只恐”一词,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无限感慨。
最后三句表明心愿。这三句是说:我虽然渴望能够像你一样长生不老,但是又担心一旦相见,恐怕我们的情谊已经变得不那么亲密了。这里的“恩情”是指与汉武帝之间的君臣关系;而“夙昔”则表示的是以前的那种关系。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咏物抒情的方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它既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金精花的描绘,暗示了自己的愿望和心情。同时,诗歌在表达方式上也很有特色。它采用了比兴手法,将金精花比作仙草、仙药,暗喻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皇帝的忠诚之心。此外,诗人还使用了反衬手法,将自己的心愿与汉武帝的恩情进行了比较,更加突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