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无人起,诛秦始子房。
功为天下首,不独佐高皇。
【注释】
起:崛起,指六国复兴。
始子房:刘邦,字季(一说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今属江苏徐州市)。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封为羹颉侯。后因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绛侯。
高皇:指刘邦,即“高皇帝”。
【译文】
六国无人能兴起大业,诛杀奏王才由刘邦来。
功业是天下第一,不是只辅助高皇。
【赏析】
此诗首句以反诘句式出之,既表明了六国无一能够振兴的客观现实,也暗示了只有刘邦才能兴复六国,大有深意存焉。第二句直书史实,指出诛秦的始皇帝是刘邦。第三句写刘邦灭秦建汉,功冠诸君,其功不独在辅佐高帝。
全诗四句,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议论,结构紧凑严谨。“六国无人起”一句,点明了刘邦兴汉的大背景,突出了六国无人能振兴的客观现实。“诛秦始子房”,这是对刘邦功绩的高度评价和颂扬。这两句诗,不仅概括了刘邦兴汉的历史事实,而且从侧面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使读者对刘邦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功为天下首”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刘邦的功绩是无与伦比的。而“不独佐高皇”一句,则表明了刘邦不仅仅是高皇的助手,更是高皇的得力干将。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十个字,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政治内涵。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时事政治的敏锐洞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