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则勒长夫,一夫金十二。
长吏亦受欺,金来仅得四。
民谣
动不动就把长夫叫来,每十人分得十二斤金子。
地方官员也受欺骗,到手的金子仅够四斤。
动则勒长夫,一夫金十二。
长吏亦受欺,金来仅得四。
民谣
动不动就把长夫叫来,每十人分得十二斤金子。
地方官员也受欺骗,到手的金子仅够四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木末亭拜方正学先生像”“对越孝陵云”等,然后根据这些提示来分析。 “宗臣遗像在”,宗臣即杨廷和,明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为官正直,有很高的声望,死后,人们怀念他的功德,为他修了一座祠堂,供奉他的照片。杨廷和的祠墓就在今天的南京瞻园中。“对越”是古人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一种仪式,“云”指庙堂。 “周礼难为国
【注释】 1.灵谷探梅 其一:指唐代诗人李白游历金陵时所作的诗《灵谷寺钟声》中的第一首。灵谷寺在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八年,南朝梁代改名为宝公塔寺,唐代时又改回灵谷寺。 2.园陵畔:指南京明孝陵一带的陵墓旁。 3.千株间白云:意谓千株白杨树之间,白云飘浮;形容景色优美。 4.芳馨灵谷寺,灌溉羽林军:意谓灵谷寺里芬芳四溢,泉水潺潺,灌溉着羽林军将士。 5.乱点钟山翠
注释: 见说钟山麓,当年万树斜。 谁将辽海雪,来折汉陵花。 冷月含边笛,阴风散暮鸦。 数枝当辇路,不忍吐瑶华。 赏析: 灵谷探梅 其二 这是一首咏梅诗,通过描写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坚韧顽强精神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句“见说钟山麓,当年万树斜”,诗人首先点明地点,钟山麓是南京的著名景点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送客:指送别友人。 2. 莫上高台望,无穷是楚云:不要登上高楼去眺望(那些)楚天的云彩,它们无边无际。 3. 旧游稀白发,独往易斜曛:我与老朋友的相聚越来越少,白发也渐渐增多;独自行走在黄昏中,容易令人感伤和迷茫。 4. 木落诸峰见,山空一叶闻:树木凋零之后,群山之中显得更为清晰可见;秋风萧瑟之时,落叶飘散的声音更加清晰可闻。 5. 只应盘石上,闲坐对秋分
【注释】 南国:南方地区。“受命生”是说古梅受命而生,“孤根不可移”是说古梅的树根孤独地生长在南方。 寒光含雨雪:意思是说古梅在严寒中开放,其花朵上闪烁着冷光。 元气:指生命力。茅茨:茅草编成的屋顶,这里指房屋。 空寂无人见:意思是说只有空寂无声的人才能看见古梅。 芳馨只自贻:意思是说古梅的香气只能自己享受。 上林松柏尽:意谓皇家的园林里已经没有多少松树和柏树了,这是用比喻手法
【注释】 寄龚柴丈:写给龚柴的一首诗。 我有罗浮月,长悬四百峰。 期君来玉涧,拂石听霜钟。 五色麻姑鸟,千年啸父松。 相依当岁宴,不复寄芙蓉。 译文: 我有罗浮月,长悬百峰间。 盼望你能来玉涧,轻拂石上聆听寒钟。 有五彩斑斓的麻姑鸟,千年的松树在呼啸。 我们相互依存,共度岁末的宴会,不再将芙蓉寄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清幽秀丽的自然风景画面
【注释】 紫峰阁梅其一:指诗人所居的紫峰阁。 绝壑:深谷。 鸿蒙:天地未分之时,这里指自然界的本源。 养有馀:养育得充足。 光生无月处:在没有月光的地方也能产生光彩。 香在未花初:花香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就散发出来。 入石僧同定:进入石头里的和尚也定住不动。 横溪客自疏:横过溪流的客人也自行离开。 紫峰阁:在江西吉安永丰县西二十里,因山势如紫云之峰,故名。 一:代词,指这首诗。 踟蹰
诗句注释如下: 念是先朝物,风雷不忍侵。 - “念是”指思念这棵古梅是前朝之物;“风雷不忍侵”表达了作者对古梅的深厚情感和不忍破坏的心情。 - 桐焦空有尾,竹老已空心。 - “桐焦”指梧桐树,“焦”是枯焦的意思;“竹老已空心”描述了古梅随着岁月变迁,由繁茂变为疏落的状态。 - “以道酬泉石,无言阅古今。” - “以道酬泉石”意指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注释】 枝枝:每枝。 百折:比喻曲折重重。 到地花仍发:梅花落地,仍然能开花。 横空影自长:树枝上梅花的影子在天空中飘荡。 月中那可得:月亮上哪能有梅花呢?因为月亮上没有水分,不能让梅花生长。 人外始闻香:梅花开放时,人们才能闻到它的香味。 因君拂石床:因为你常常抚摩我的石床,所以睡不着觉。 【赏析】 《吉祥寺古梅 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二句写梅花坚韧不拔的风骨
【注释】 吉祥寺:古刹名,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 一夜东风拂:一夜之间,春回大地。 瑶华答霜雪:指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 硕果孕乾坤:指梅花结出丰硕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岂有山川秀:难道只有山川秀丽吗?这里表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居然鸾鹤尊:形容梅花高贵典雅,如同鸾鸟和仙鹤一般。 惟应招隐士:只应该吸引隐居的文人墨客来欣赏梅花。 【赏析】 《吉祥寺古梅 其二》是一首咏梅诗
民谣 东莞有廉泉,长官何不酌。 府中诸吏胥,岂可为囊橐。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 东莞有廉泉:指东莞有一处清纯的水井。 - 长官何不酌:官员们为什么不来品尝这廉泉水呢? - 府中诸吏胥:府中的众多官吏。 - 岂可为囊橐:怎么能被私囊和财库所束缚? - 译文: - 东莞有一处清纯的泉水,长官们为什么不来品尝它呢? - 府中的众官吏,怎么能被私囊和财库所束缚? - 赏析
【注释】 金:这里指钱财。府君:古时对地方长官的称呼,也泛指官吏。饭:食物、供养。孥:妻子儿女。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民歌。它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苛捐杂税和徭役征派的重负,使农民生活十分困苦,甚至卖儿鬻女以求生存。诗中“初”与“再”表示次数,“金五千”与“金一万”说明两次搜捕所得到的金子数量;“金尽”表明搜捕所得的金子已经用完;“鬻妻孥”则表明搜捕的结果,连自己的妻儿老小也没有保住
民谣 珠皆泪所成,不必鲛人泣。 三斛买蛮娥,馀以求大邑。 注释 - 珠皆泪所成:这里用“泪”来形容珍珠的光泽和美丽,表达了珍珠的美丽是泪水凝结而成的,寓意着美好事物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 不必鲛人泣:鲛人指的是传说中能唱歌、跳舞的海中生物,此处用“泣”形容其歌声或舞蹈,意在表达即使是这些美丽事物也并非完全值得歌颂和赞美,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的展示。 - 三斛买蛮娥:蛮娥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注释】 小府:指地方官府。鱼肉:比喻百姓受剥削。大府:指朝廷。庖厨:厨师,泛指权贵。金多免刀俎:意谓金钱能使人免受刀砍斧剁之苦。安居:安居乐业,生活安定。 【赏析】 《民谣》是一首揭露封建官吏贪暴残忍、鱼肉人民生活的诗篇。诗的前两句“小府为鱼肉,大府为庖厨”,运用了比兴手法,通过鱼鳖与鸟雀的对比,说明小官吏如同鱼肉一样,老百姓如同鸟雀一般,任凭宰割,而大官则像厨房里的厨子,高高在上,任意妄为
【注释】 莲叶:莲子的壳。 珠:莲子,比喻莲花或莲籽。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勿:不要。 爱:吝惜、舍不得。 矗矗:高耸直立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以物喻人的诗,借物寓情,托莲讽世,寓意深刻。 首句“金为莲叶珠”是说,莲花的莲蓬像一颗颗金灿灿的珍珠,形象地写出了莲蓬的珍贵和美丽。第二句“珠多叶倾覆”,则是说,如果莲蓬里的莲花太多,就会把莲蓬压得倾斜倒塌。这里,诗人用“倾覆”一词
诗句赏析 第一句:黄金自吴来,精者十三倒。 - 注释:黄金从吴国而来,精美的物品十三次被拿出来炫耀。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奢华的场景,通过“黄金”和“精者”两个词强调了财富和精致物品的重要性。"十三倒"形象地描述了人们频繁地展示和炫耀这些珍贵的物品,反映出一种强烈的虚荣心和对物质的追求。 第二句:上官争买时,白银不言好。 - 注释:官员争相抢购时,白銀却不说好。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