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自吴来,精者十三倒。
上官争买时,白银不言好。
诗句赏析
第一句:黄金自吴来,精者十三倒。
- 注释:黄金从吴国而来,精美的物品十三次被拿出来炫耀。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奢华的场景,通过“黄金”和“精者”两个词强调了财富和精致物品的重要性。”十三倒”形象地描述了人们频繁地展示和炫耀这些珍贵的物品,反映出一种强烈的虚荣心和对物质的追求。
第二句:上官争买时,白银不言好。
- 注释:官员争相抢购时,白銀却不说好。
- 赏析:这一句揭示了官员们对白銀的追捧与赞美,即使他们知道白銀的价值不如黄金珍贵。这里的“言好”可能指的是对白銀价值的肯定和认可,但更多的是反映了官员们为了政治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心态。
第三句: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使君非豺虎,为政何腥臊。
- 注释:白金是人的血肉,黄金是人的膏脂。如果君主不是豺狼虎豹,那么治理国家又怎么会有腥臭?
- 赏析:这句诗深刻揭示了统治者的贪婪本性及其带来的道德沦丧和社会问题。它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呼吁人们反思统治者的行为。
整首诗的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明代社会的一种现象:权力者的腐败与贪婪。通过对比金银的珍贵程度和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清廉政治的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物质追求与道德沦丧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