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皆化水,无月不生潮。
万里长堤外,波涛极沃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注意明确试题要求,如“分析该诗的意境”“鉴赏该诗的艺术特色”等。答题时一般从以下角度考虑: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本题要求分析该诗的意境和艺术特色。首先看诗句“有天皆化水,无月不生潮”,这是写大海。大海无边,海水不断蒸发成云,云又凝结成雨,滋润着大地。这两句写出了大海吞吐天地的气势。再看第二句“万里长堤外,波涛极沃焦”,这是写陆地。万里长城外的大海,波浪滚滚,浪花飞溅,浪峰翻滚着白色的泡沫。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画面。然后看第三句“日出东海落西山,愁杀离人心”,这是写大海的景色。太阳刚从东方海平面升起,红日西坠。夕阳无情地照着西山,使游子思归之情愈加沉重。这是一幅日出日落的大海画面。最后再看尾句“白浪茫茫与谁竞?远山隐隐隔云看”,这是写大海的景色。汹涌澎湃的大海浪涛在不停地冲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轰鸣声。远远望去,一座座高耸的群山被薄雾笼罩着,隐没在云海之中。这是一幅海浪冲击着岩石的大海画面。全诗以大海为描写对象,描绘出大海吞吐天地、波澜壮阔的气势;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答案】
①“观海”即观看大海,是作者游览海边时的所见所感。②首二句“有天皆化水,无月不生潮”:天空中云气升腾,化为甘霖,滋润万物;没有月光,月亮便变成一轮圆月,浮现在海上。③三、四句“日出东海落西山,愁杀离人心”,:太阳从东海升起又落下,一天天过去,时光匆匆。游子思念故乡的心情更加痛苦。④五、六句“白浪茫茫与谁竞?远山隐隐隔云看”,:大浪滔天,与谁争雄?只看见那隐隐的远山被云雾遮挡。⑤结尾两句“白浪茫茫与谁竞?远山隐隐隔云看”,是诗人的想象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