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何所食,命寄首山薇。
采义劳妻子,无端此乐饥。
【注释】
1.白华园:即陶渊明的“采薇园”,在今江西上饶市。
2.首山薇(wēi):野菜,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
3.采义劳妻子:指采摘薇草给妻子儿女食用。
4.此乐饥:指自己吃薇根之食而感到快乐,不觉得饥饿。
【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写隐居田园生活的快乐。
诗人自述:“平生何所思?深愧天下士。”这是对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批判。“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指少年时期,“适”是迎合、适应的意思;意谓年轻时没有那种随波逐流的习性,生来就喜爱自然山野。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意思是说,他像飞蛾扑火一样被投入黑暗腐朽的仕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旅中的鸟思念着它久已熟悉的树林,池水中的鱼儿思念着它久已熟悉的深潭。诗人在这里用这两种禽鱼作比,说明他怀念自己的故土和故乡。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是道家的一种处世哲学,主张安于贫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守拙”与“开荒南野际”(开辟一片新天地),正是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山”是诗人长期居住地附近的一座小山。“豆”即豆类作物,这里指种植的庄稼。“草盛豆苗稀”是说,由于杂草茂盛,豆子长得稀疏,收获不好。诗人虽然有志于农业,但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实现,只好退耕还田,躬耕南山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篱”是一种竹制的屏障物,用以遮挡阳光和蚊子苍蝇等害虫。“篱”字既点明了“采菊”的地点,又渲染了一种闲适宁静的气氛。诗人在篱笆旁边采摘菊花,偶然抬头一看,那青翠欲滴的南山映入眼帘。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南山下采摘菊花时的所见所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思是山间傍晚时分景色很美,鸟儿结伙儿归来。“相与”即相互之间,表示彼此之间的亲密无间。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忘言”不是真的忘记了言辞,而是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真意”是真正的意思,指隐居生活的情趣。“欲辩已忘言”,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的心情。
全诗通过对隐居生活中平淡清静的生活画面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