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何须附女萝,思将白日醉中过。
天教武子为情死,人是文通赋恨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松柏何须附女萝,思将白日醉中过。
天教武子为情死,人是文通赋恨多。
注释与赏析:
- 松柏何须附女萝(松柏不须依附女萝): 这里的“女萝”是指一种植物,常被用作比喻。在古代文学中,松柏常常象征坚韧不屈和高洁的品质,而“附女萝”则表示依附或依赖。整句诗意味着,松柏不需要像女萝那样攀缘依附,它们应该保持自己的自然状态和本色。
- 思将白日醉中过(希望在白日在醉梦中度过): “白日”在这里指的是清醒的时刻,“醉中”则是指醉酒的状态。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清醒生活的逃避,诗人希望能够在醉酒的状态下忘却一切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
- 天教武子为情死(天命让我为了爱情而死): “武子”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夫沈诸梁,他因为爱妾而自杀。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和牺牲。
- 人是文通赋恨多(人们常因文采斐然而充满遗憾): “文通”指的是南朝宋的文学家江淹,他在《恨赋》中写道:“恨无重谢之礼。”这里的“赋恨”表示因为才华出众而遭受的不幸或不满。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才华无法得到认可或施展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松柏的自然态度和人世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情感和命运的独特看法。诗人认为人不应该为了短暂的快乐而放弃长久的理想和追求,也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诗人也感叹于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境遇,展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