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咆哮擘龙门,荡踏千厓似有痕。
韶石可怜非斧凿,天然生得一峰尊。

这首诗的作者写到: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作者为韩愈。

何人咆哮擘龙门,荡踏千厓似有痕。

韶石可怜非斧凿,天然生得一峰尊。

注释如下:

  • 何人咆哮擘龙门:何人大声呼喊着劈开龙门。擘龙门指劈山开路。
  • 荡踏千厓似有痕:形容声势浩大,好像有痕迹似的。
  • 韶石可怜非斧凿:韶州一带的岩石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雕琢的。
  • 天然生得一峰尊:天然生成的一座山峰,显得庄严尊贵。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豪放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韶州一带的山水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首句“何人咆哮擘龙门”,以“咆哮”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壮美山河的雄浑气势,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怒吼声,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接着,“荡踏千厓似有痕”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声音的巨大威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山峦都被震得颤抖起来,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种描绘方法,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又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韶石可怜非斧凿”,则转向对韶州一带岩石的赞美。这些岩石并非经过人工雕琢而成,而是自然形成。诗人用“可怜”一词,表达了对这些天然岩石的珍视和喜爱之情。最后一句“天然生得一峰尊”,更是将整篇诗歌的主题推向高潮。诗人以“尊”字结尾,表达了对这些山峰的崇高敬意,认为它们就像一位高贵的王者,令人敬仰不已。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