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门萧瑟总枫林,不待秋来霜露深。
山鬼无心更含笑,野猿终古一悲吟。

【注释】

墓门:墓地的入口。萧瑟:形容草木摇落声凄清。枫林:枫树林。深:浓重。山鬼:山林中的精灵,这里指山中树木。无心:指没有心思。含笑:微笑。野猿:山中的猿猴。终古:始终,永远。

【赏析】

《墓门歌》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此诗通过描写墓门周围的景物来反映人世的变迁和作者的感慨。诗一开头“墓门萧瑟总枫林”,便为全诗奠定了悲凉沉郁的基调。接着,又以“不待秋来霜露深”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并点明季节,即秋天。这两句诗写景,却处处扣合着题目“墓门”。墓门是墓穴之门,四周环绕着苍松翠柏、枫林修竹之类萧瑟凄然的自然景象。而秋风萧瑟,霜露深重,正是深秋的季节。这样,就为下面写墓门前的人和事作了很好的铺垫。

作者笔锋陡转,由自然景色转向人世生活:“山鬼无心更含笑,野猿终古一悲吟”。这二句诗是全诗的关键,也是最为传神的地方。诗人在描绘了一幅深秋图景之后,突然宕开一笔,说那山林间的鬼魂也无心再笑,因为人间已无欢乐可言;野猿则长年累月地在悲吟。它们都因世事沧桑而感到悲愁。这二句诗,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一个深秋的景色图,而且看到了一个深秋的社会图。这就使得这幅图景更加丰富、完整。

此诗以写墓门周围环境见闻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伤情绪。

诗的前两联从大处着笔,勾勒出一幅深秋的画卷。首句“墓门萧瑟总枫林”,用“总”字概括了前文所描画的景色。这里的“萧瑟”二字,既写出了秋日的寒意,又表现了枫叶飘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情的悲凉。“不待秋来霜露深”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气氛。在这里,“不待”二字强调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而“深”字则让人感受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寒意和萧索之感。

接下来的第二联,诗人笔锋陡转,将视角对准了墓门周围的环境。“山鬼无心更含笑,野猿终古一悲吟”,这两句诗既是对前面景物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对“山鬼”和“野猿”这两种不同生命状态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和无助。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构思和深远的意境。它以墓门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结合起来,通过描绘墓门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伤情绪。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含蓄,充满了诗意。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