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早却春迟,冻死莺花春不知。
凄绝清明纷雨雪,苦寒如在雁门时。

【注释】:

今年:这年。今年春天来得特别早,却把春天推迟了。

冻死莺花春不知:冻死了黄莺与百花的春意,春意也浑然不觉。莺花指代春意。

凄绝清明纷雨雪,苦寒如在雁门时:凄凉的清明节下纷纷扬扬的雪花和雨,苦寒如同在雁门关时的寒冷一样。雁门关在今山西朔县东北,地处边塞,冬季十分严寒。

【赏析】:

这首诗以“春迟”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早春到来而自己却无法欣赏的遗憾之情。

首句“春迟”点明诗题,交代了时间背景:早春时节。次句“春迟”又引出了“却春”之意,即春已到来却迟迟不来;三、四句则是“春迟”的具体表现,是诗人对春来迟的进一步说明与描写。

前两句写早春之来。“今年春早,却春迟”,说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可是春天迟迟不来。这一句中,“春早”与“春迟”相对,构成反义关系,一为早春之早,一为春之迟,突出了早春之迟。一个“却”字,写出了春天迟迟不至的原因,是因为春被冬天所阻了。“冻死莺花”是说冬天使莺花凋零而死,这是写自然景象。“春不知”是说春天不知春天已经来了;“春不知”也是说人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莺花”代指春天,“冻死”则表明了天气的严酷。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写诗人的所见和所感。“凄绝清明纷雨雪”,“凄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感受,他看到的是“清明”时节纷飞的雪花和连绵的细雨,这种景致显得格外凄冷,令人心寒;“苦寒如在雁门时”,“苦寒”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气候的极端厌恶,他感到的是雁门关一带的酷寒。雁门关在今山西代郡(今山西大同市)西南的恒山口。这里地处边塞,冬寒比内地要严重得多。

最后两句是对早春来临但不得其乐趣的原因的进一步解释。上句“苦寒”,下句“如在雁门时”是说,早春虽来,但气候如此恶劣,使人感到好像仍处在雁门关一样的寒冬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述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来临而不得欣赏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严冬的畏惧和对于温暖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