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慷慨识时穷,不劝君王更渡东。
西楚实将天下让,千秋人拜霸王风。
【注释】
鲁妃祠:即霸王庙。鲁,指项羽。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曾建立西楚政权,自封为“霸王”。
慷慨:意气激昂。识时穷:知时势已去。
不劝君王更渡东:不要劝说君主向东进攻。
西楚:指项羽所建立的西楚政权。项羽在巨鹿之战后称“西楚霸王”,后来刘邦也被封为“汉王”,所以这里说“实将天下让”。
千秋人拜霸王风:千年之后的人们仍然崇拜着项羽那种英勇无畏、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诗人任左拾遗时。当时藩镇割据,战争不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以豪放的笔调歌颂了一位抗敌英雄——项羽。
诗的第一句“佳人慷慨识时穷”中的关键词语“佳人”指的是项羽,因为项羽被尊称为“项霸王”;“慷慨”则是指项羽性格豪爽,性情刚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不劝君王更渡东”中“君王”指的是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唐僖宗。诗人认为项羽已经认清了时局,不需要再继续征战东方了。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看法,即应该及时停止战争,休养生息,为国家和人民谋求福祉。
第三句“西楚实将天下让”中的关键词语“西楚”指的是项羽建立的西楚国,这里的“实”表示确实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项羽功绩的认可,他认为自己确实应该将国家让给贤能之人,而不是继续争斗。
最后一句“千秋人拜霸王风”中的关键词语“霸王”指的是项羽,这里的“拜”表示敬仰。诗人通过对项羽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项羽精神的认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