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船妻子半船书,烟水苍茫恣所如。
此去金陵四千里,不知何处有田庐。
《浮家往金陵作》原文:
半船妻子半船书,烟水苍茫恣所如。
此去金陵四千里,不知何处有田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及其妻儿的行舟之景,通过船只上携带的书籍和生活用品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未来居所的不确定和迷茫。诗的开篇“半船妻子半船书”便设定了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场景,妻子和孩子是船上的主要构成者,书则是知识与智慧的象征。而“烟水苍茫恣所如”则形容了长江水面宽阔、水流浩渺,暗示着诗人在茫茫江水中航行的孤独和自由。“此去金陵四千里”表明此行的遥远和艰难,同时也表达了对目的地的向往。而“不知何处有田庐”则透露出一种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色彩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对未知未来的深刻思考。
译文:
一半的船只装满了妻子和书籍,另一半则装载了生活的必需品。
从这出发,前往金陵的距离达四千里。
不知道在何处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家园。
注释:
- 金陵:今南京,古代六朝时期的都城,此处指代诗人的目的地。
- 浮家:指乘坐船只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妻儿:指诗人及其家庭的成员。
- 书:指携带的书籍和资料,反映了旅途中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
- 烟水苍茫:形容江水广阔无垠,烟雾蒙蒙,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
- 恣所如:随心所欲,形容行舟的自由自在。
- 金陵四千里:形容距离遥远,路程漫长。
- 田庐:农田和简陋的住所,象征着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