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争飞穷水变,时时岩口欲吞人。
熊罴忽掠舟帆过,势转秋毫若有神。
【注释】
自万安上十八滩号子:指在十八滩的水上行进时发出的声音。万安,地名,位于今湖北省鄂州境内。十八滩,即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巫峡、西陵三段。号子,古代船工为指挥船舶而唱的号子调。
水石争飞穷水变:水流和石头争相奔腾,使江水不断变换方向。
时时岩口欲吞人:时而山崖险峻如同要吞噬人一般。
熊罴忽掠舟帆过:忽然间,一只大熊或大猪似的动物从船边掠过,好像要冲撞船帆一样。熊罴,泛指凶猛的动物,这里特指野猪。
势转秋毫若有神:形势急转直下,就像用极微小的毛笔写字时笔尖所移动的那样,有如神明在操纵。秋毫,极细小的东西,比喻极微小的动作或变化。神,高明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三峡行舟时所作,表达了他面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时的敬畏之情。首句“水石争飞穷水变”,描绘了水流与岩石相互角逐,使得江水不断改变方向的景象;第二句“时时岩口欲吞人”则形象地描述了山势的险峻,仿佛随时都可能吞没船只。接着,“熊罴忽掠舟帆过”一句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大熊或大猪突然从船边掠过的场景,使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壮美。最后一句“势转秋毫若有神”,更是将这种自然的力量比作神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