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穿流齿角长,时时滟滪隐中央。
平生未至瞿唐峡,只此销魂悔下堂。

【注释】

自万安:在夔门东,是瞿塘峡口。十八滩:指长江三峡中最为险峻的瞿塘峡口。万安上:从万州(今重庆万州区)到奉节(今重庆奉节县)的一段长江。滟滪:山名,在瞿塘峡口,以石多险著称。齿角长:形容山势陡峭。滟滪隐中央:意思是说山势险要,如同牙齿和山角露出水面一样。平生:一生。瞿唐峡:瞿塘峡,即瞿塘关,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大峡谷,也是长江三峡最险峻的峡谷之一。销魂:极度悲痛或惊惧的样子。悔下堂:后悔刚才已经下了山堂。

【译文】

万州至奉节这一段长江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山峰如刀削斧砍,十分险恶,江水从乱石中穿行,犹如牙齿和角尖直刺水面。时时都可见滟滪山的险阻,好像它隐藏在水中的中心一样。我生平没有到过瞿塘峡,但在这里却感到十分惊悚,仿佛已经下了堂。

【赏析】

此诗为杜甫在夔州作客时所写,是一首记叙诗。诗人通过描写万安到奉节这段险恶的河道,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之美的赞叹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清旷。

一川萦带,欲断魂兮”这三句起笔不凡,开篇便用“乱石穿空”,描绘出瞿塘峡口地势的险峻,紧接着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将读者的视野引向了辽阔的空间。然后以“欲断魂”三字作结,使全诗的意境一下子变得高远起来。“万壑千岩虽则险,瞿塘九曲信无尤。”诗人由眼前的万安上十八滩,进而想到了更为艰险的瞿塘峡口。这里虽然有万重山壑阻隔着人们的视线,但只要沿着长江前行,就一定能顺利地度过难关。“平生未至瞿唐峡,只此销魂悔下堂。”诗人感慨万千,终于到了瞿塘峡口,才真正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然而,当他看到这惊险的景色时,却不禁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轻易放弃仕途,而来到这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壮志未酬的无奈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