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垂垂拂水流,梧宫花草不曾秋。
蛾眉飞作天边月,长为君王照凤楼。

金缕垂垂拂水流,

梧宫花草不曾秋。

蛾眉飞作天边月,

长为君王照凤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姑苏杨柳枝词》,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苏州的春天景色,以及杨柳在春天中的生命力和美丽。

首句“金缕垂垂拂水流”形象地描绘了苏州河畔柳树的枝条随风飘动,如同金色的流苏般轻盈飘逸。金缕则喻指柳枝上金黄色的柳叶,它们随着春风轻轻摆动,仿佛在空中舞动的流苏。这句诗不仅捕捉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叹。

第二句“梧宫花草不曾秋”进一步突出了苏州春天的特点。这里的梧宫可能是指苏州的某个园林或宫殿附近的景致,而“不曾秋”则表明这些地方即使在秋天也是生机盎然,不显一丝凋零之态。这不仅是对苏州春天景色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三句“蛾眉飞作天边月”以“蛾眉”形容柳枝的细长柔美,将柳枝比喻成夜空中明亮的月亮,形象地表达了柳树与月亮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及其带给人的美感。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对苏州春天夜晚美景的深情赞颂。

最后一句“长为君王照凤楼”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表达了一种情感寄托。这里提到的“君王”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所代表的某种理想状态,而“凤楼”则通常指的是古代帝王居住的高楼。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愿景,希望自己的存在或成就能够像柳树一样,为君王带来光明和希望。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抱负,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姑苏杨柳枝词》不仅是一首描写苏州春天景色的诗,更是一种情感和哲思的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传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