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方生瘴气微,子鹃催客不如归。
渔舟但向桃花入,莫问仙源是与非。
春草方生瘴气微,子鹃催客不如归。
渔舟但向桃花入,莫问仙源是与非。
诗句释义:
春草方生瘴气微:春天的草地上刚刚长出了新草,虽然有些瘴气,但瘴气很微弱。瘴气通常是指由于湿热气候造成的疾病,这里可能指的是因为潮湿而引起的轻微不适或轻微的健康问题。
子鹃催客不如归:子鹃(杜鹃鸟)在催促着客人离开,但诗人觉得离开不如回家好。这里的“子鹃”可能是指杜鹃鸟的叫声,它在中国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渔舟但向桃花入:一艘渔船只能驶向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里的“但”表达了一种无奈,意味着船只不能自由地到达所有地方。
莫问仙源是与非:不要询问关于神仙来源的是非问题,暗示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译文:
春日里新生的草地带着些许瘴气,虽然如此,子鹃鸟的鸣叫似乎在催促我们离去。与其在船上被桃花美景吸引,不如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到温暖的家中。不必再探究这些虚幻的仙缘是真是假,生活的本质更值得关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春天送别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情感体验。诗中的”病上篮舆相送来,衰容秋思两悠哉。凉风袅袅吹槐子,却请行人劝一杯。” 生动地捕捉了诗人因病体衰弱而无法远行的无奈,以及在朋友面前感到的孤独。特别是”子鹃催客不如归”一句,不仅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也折射出诗人对人生旅途无常、世事变迁的认知。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生命晚期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一种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