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珍果是离支,乞作伊蒲供导师。
龙象能知琼液味,餐时即是报恩时。
【注释】:
- 勿上人:指僧人。乞荔支斋僧为说偈(jié)以达其意:请僧人用诗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 离支:荔枝。
- 伊蒲:即瑜伽,佛教语,意为禅定。导师:僧人。
- 龙象:指佛陀的弟子们,也泛指修行者。琼液:美酒。
- 报恩时:报答恩人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南海谒见僧伽斯那,请他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不思善,不思恶,正念现前”三句偈文时,所作的解释。
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前两句是说:“岭南珍果是荔枝,乞作伊蒲供导师。”意思是说,岭南的珍果就是荔枝,我们把它奉献给导师(僧人),让他讲解佛经。后两句是说:“龙象能知琼液味,餐时即是报恩时。”龙象,指的是佛的弟子们,也就是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意思是说,佛的弟子们能够理解佛经中的道理,而当他们食用了这珍贵的荔枝之后,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滋味,从而领悟到佛法的精神实质。所以,当佛的弟子们品尝了这珍贵的荔枝之后,就能够更好地报答佛恩,实现自己修行的目标。整首诗通过描绘荔枝这一自然之物,表达了佛教徒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修行者的尊敬之情。
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格式,每句五个字,共四句。前两句是对诗歌主题的具体阐述,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解读和升华。这种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诗歌形式,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同时,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