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粒粒砚田来,云子香流齿颊开。
世上尽多仁者粟,陶潜未有叩门才。

【注释】

贫居口占:指诗人在贫困中写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瓶中粒粒砚田来:形容砚台里的墨,像一粒一粒的稻谷一样。砚田比喻读书人的精神食粮,这里用“砚田”来代指读书。

云子香流齿颊开:云子是砚台上雕刻的花纹,用来磨墨,香味传到人的牙齿和脸颊上。这里用“齿颊”指代诗人。

仁者粟:指有仁德的人,也指粮食。

叩门才:有才能的人才敢敲门求见。这里指诗人不敢去敲陶潜的门。

【赏析】

这首诗是元好问为友人王士美而作。王士美曾向元好问索要陶潜《咏贫士》诗的佳句。此诗就是他索取的结果。前两句是说自己虽然生活贫困,但是有书可读,精神生活不空虚,后两句则说明有才有志之人是不会去叩门求见的。

元好问是金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善于用典,富有哲理。他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贫居口占”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贫苦,但精神世界却很充实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译文是:“砚台上的墨就像一粒一粒的稻谷一样,香气四溢,流到了我的口中和脸颊。”尽管我身处贫穷之中,但是我的精神世界却非常丰富。世上有很多有道德的人,他们的生活也很富裕;然而他们却没有才华,不敢去敲别人的门寻求帮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