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黄织罢泪双流,笳鼓南来咽暮秋。
梁氏自来多意气,为君还堕绿珠楼。
【注释】
梁:指东晋时期的南梁王朝。
烈妇(lìfù):忠贞刚烈的女子。
流黄:织有彩色丝线的绢。
绿珠:古代美女,为石崇所爱,被夺去后投井自杀。后以“绿珠”为代称。
【译文】
织完彩丝绢,泪滴两行长,南来边塞的笳鼓声低沉地咽在秋日的暮色中。
自古以来,梁朝多意气用事的人,现在为君王还坠入绿珠楼里。
【赏析】
此诗写一位烈女因爱情而殉情的故事。
起句“织罢流黄”,即织好那色彩绚丽的绢帛。“流黄”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此处借指女子的丝质嫁衣,也暗示其美丽。“双流”形容泪水纵横交错流淌不止。
下句“笳鼓南来”,写胡人入侵,战鼓隆隆。这两句一前一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三、四句“自来多意气,为君还堕绿珠楼”,“意气”是豪迈之气,“堕绿珠楼”是指隋文帝杨坚夺魏王杨勇之女绿珠为妃,后被杨勇追回之事。这里暗含着一个典故:南朝梁元帝萧绎曾为侯景所囚,侯景逼他出城投降,他不肯,最后饿死于建康城内。后来萧绎的儿子萧栋逃回建康,见其父已死,就放声大哭,并说:“父丧如此,谁复与共?”于是又把父尸运回江陵安葬。梁元帝的这一行为被后人讥讽为“为君还堕绿珠楼”。
“梁氏自来多意气,为君还堕绿珠楼。”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态度。梁元帝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尽到孝道而感到羞耻,但诗人却认为梁元帝的行为更可耻,因为梁元帝为了自己的面子,竟然将父亲的尸体从北方运回家乡,而没有让他的儿子亲自送葬。这种自私的行为和对亲情的无视比侯景更为可耻。因此,诗人认为梁元帝的行为不值得同情,反而应该受到谴责。
这首诗以梁元帝为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亲情的重视。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表现,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