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萧瑟是秋声,落叶哀蝉总不平。
更恨蕉林当户牖,教人魂梦不分明。
【译文】
不知萧瑟的秋声是哪里传来,落叶哀蝉总使人不平静。
更恨那蕉林挡在我们窗前,让人魂梦都分不清南北。
【注释】
不知:不知何处;萧瑟:风雨萧萧的声音。
萧瑟是秋声:萧瑟,指风声。秋风起时,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低吟着悲凉的诗句。
哀蝉:鸣叫的知了。“哀”字用得十分贴切,它的声音是那么地悲伤、凄凉。
不和平:不安宁、不平静。
蕉林:芭蕉树。
当户牖:对着门窗。牖,窗户。
教人魂梦不分明:教人魂魄和梦境都分辨不出东南西北。
赏析:
《秋夕作》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诗作。全诗以“秋夜”为中心,描写了作者对秋天的无限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句“不知萧瑟是秋声”,表达了作者无法辨识秋风之声的迷茫和困惑。第二句“落叶哀蝉总不平”,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落叶和知了的声音都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气氛。第三句“更恨蕉林当户牖”,则是对前两句情感的深化,通过“蕉林”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心中的孤独和惆怅。最后一句“教人魂梦不分明”,则是对全文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以“秋夜”为中心,通过对秋风、落叶、知了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无限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