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陵看与灞陵同,烟雨春山玉殿空。
长恨赤乌真国贼,子鹃多向永安宫。
惠陵看与灞陵同,烟雨春山玉殿空。
长恨赤乌真国贼,子鹃多向永安宫。
诗句解释:
- 诗句“惠陵看与灞陵同,烟雨春山玉殿空”描绘了两位诗人在惠陵与灞陵的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春天的山水景色如画,但宫殿却是空寂无人的,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和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 “长恨赤乌真国贼,子鹃多向永安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失望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人认为真正的祸害是国家的统治者,而不是外部的敌人。同时,诗人提到杜鹃鸟(常被视为忠臣的象征)也常常出现在永安宫,暗示着忠诚的臣子被陷害或遗忘。
译文及赏析: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作品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人物情感的诗句。这些诗句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反思。屈大均通过对惠陵与灞陵的对比,展现了春天山水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兴衰。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之美,也深化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中的一些句子,如“子鹃多向永安宫”,则更加具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子鹃”指的是杜鹃鸟,而“永安宫”则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地点,常常与宫廷斗争和政治阴谋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色彩,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对于国家政治的看法。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歌艺术,也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