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林社,遗民半入禅。
君栖洞庭馆,不异虎溪边。
敛性成幽石,行歌彻紫烟。
门临响水涧,家有梅花田。
橘柚香无数,杨梅红更然。
琴书开暖日,鸡犬散晴天。
竹笋穿苔小,银鱼入馔鲜。
采兰陈膝下,弄鸟向堂前。
昔我沧洲祖,人称莱子贤。
高堂过百岁,白发奉双仙。
孺慕今惟子,南陔复有篇。
白华朱萼好,相赠两流连。

注释版

1 今日东林社:在今日的东林社中。东林社,一个文人雅集之地。

  1. 遗民半入禅:一半的遗民已经入禅为僧。这里指那些失去国家或家园的人。
  2. 君栖洞庭馆:你的住所位于洞庭湖边的馆舍。
  3. 不异虎溪边:就像虎溪边的隐士一样。虎溪,传说中慧理和尚与陶渊明的会晤地,常被用作隐逸的典故。
  4. 敛性成幽石:收敛性情如幽静的石头。形容人的性格变得深沉、内向或隐居。
  5. 行歌彻紫烟:一边行走一边歌唱,歌声穿越紫色的烟雾。形容歌声优美,声音传得很远。
  6. 门临响水涧:家门前就是响水涧。响水涧是一个自然景观,流水声很大。
  7. 家有梅花田:家里的庭院里种满了梅花。梅花象征着高尚和纯洁。
  8. 橘柚香无数:橘树和柚子树上满是香气。这里的“无数”表示数量多且丰富。
  9. 杨梅红更然:杨梅的颜色更加鲜艳明亮。“更然”强调其色彩的鲜明。
  10. 琴书开暖日:琴棋书画在温暖的阳光下展开。这里的“暖日”可能暗喻温暖和宁静的心境。
  11. 鸡犬散晴天:鸡狗们在晴朗的日子自由自在地奔跑。这里的“散”字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
  12. 竹笋穿苔小:竹笋从泥土中长出,穿过小土块。这里的“穿苔”形象地描述了竹笋的生长过程。
  13. 银鱼入馔鲜:新鲜的银鱼成为美味菜肴。这里的“馔”字表示美食,强调食物的鲜美。
  14. 采兰陈膝下:采撷兰花摆放在膝下。这里可能暗示主人对兰花的喜爱及品味高雅。
  15. 弄鸟向堂前:逗弄鸟儿让它飞到厅堂前面来玩。这里的“弄鸟”是一种游戏,而“向堂前”则展示了一种开放和欢迎的态度。
  16. 昔我沧洲祖:我曾在苍翠的江州祖居。江州,一个地名,可能代表了诗人的故乡或成长的地方。
  17. 人称莱子贤:人们称赞你像莱子那样贤明。莱子,古代的一位贤明之士,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品德。
  18. 高堂过百岁:高堂已过了百岁高龄。这里的“百岁”可能象征长寿或深厚的家庭情感。
  19. 白发奉双仙:白发的老人恭敬地侍奉两位仙人。这里的“双仙”可能指的是两位尊敬的老人或导师。
  20. 孺慕今惟子:现今只有你能继承我的志向和追求。这里的“孺慕”表达了对后辈的期望和信任。
  21. 南陔复有篇:南方的乡间小路上有新的篇章流传。这里的“南陔”可能是诗人家乡的某个地名或象征,而“篇”则代表文章或作品。
  22. 白华朱萼好:白华和朱萼都非常好。这里的“白华”和“朱萼”都是植物名,常用来形容花的美丽和珍贵。
  23. 相赠两流连:彼此赠送,感情深厚,不愿分离。这里的“流连”表达了双方对友情或亲情的珍视和留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崇高的理想境界。全诗以“今日东林社”开头,引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随后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朋友的高尚品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最后以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作为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