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岩洞里,元气有周秦。
万物生青帝,群峰拱丈人。
天鸡呼日早,仙阁出云新。
濯发攀河汉,冥心见鬼神。
琴声流众壑,剑彩绕孤身。
长子惟南面,天孙有大春。
命长凝木火,精已作星辰。
雷以三阳壮,龙于正月屯。
望中愁系练,行处想扶轮。
忍使乾坤失,苍茫泪满巾。
【注释】
泰岳:泰山。元气有周秦:指泰山是周秦时帝王封禅的地方,元气就是天地之间的灵气。青帝:主管春季的神灵。群峰拱丈人:形容山峦如巨人一般耸立,如同对帝王的尊敬。天鸡呼日早:指早晨鸡鸣报晓,预示着一天的到来。仙阁出云新:形容仙境中的楼阁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河汉:天河。濯发攀河汉,冥心见鬼神:指沐浴在银河之中,心灵与鬼神交流。琴声流众壑,剑彩绕孤身:形容琴音和宝剑的光芒在山谷中流动,环绕着一个人的身影。长子惟南面,天孙有大春:指帝王的子孙只有面向南方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大春是指春天。命长凝木火,精已作星辰:寿命很长的人,精气凝聚成了木星和火星。雷以三阳壮,龙于正月屯:指雷霆之力来自阳气旺盛的三月,而龙在正月开始蛰伏,准备在春天复苏。望中愁系练,行处想扶轮:形容远望时心中忧愁,行动时想象车轮转动。苍茫泪满巾:形容悲伤到极点,泪水沾湿了衣巾。
【赏析】
这是诗人登泰山所作,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
首联“蒙蒙岩洞里,元气有周秦”,描绘了诗人登泰山所见的自然风光。诗人站在泰山脚下仰望,只见山势蜿蜒,雾气弥漫,仿佛进入了神秘的岩洞。这里的“元气”指的是天地间的灵气,诗人用“周秦”来比喻泰山,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敬仰之情。
颔联“万物生青帝,群峰拱丈人”,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象。这里所说的“青帝”,即掌管春季的神祇;而“群峰拱丈人”,则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气势磅礴。诗人通过这一联,将泰山与青帝、丈人联系起来,展现了泰山的威严与神圣。
颈联“天鸡呼日早,仙阁出云新”,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仙境氛围。诗人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听到一声鸡鸣,感受到了新的一天的到来。同时,他又看到了仙人居住的仙阁,那里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诗人在这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泰山的仙境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尾联“濯发攀河汉,冥心见鬼神”,则是诗人对泰山的深刻感悟。他站在泰山之巅,沐浴在银河之中,心灵与鬼神交流。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感受,更是他对自然、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诗人通过对这一联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泰山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