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望故乡,魂魄所从始。
狐死必首丘,远游今安止。
嵩丘春载阳,三花何旎旎。
时无雒川妃,谁发予琼齿。
有鸟自南来,丹翎纷不理。
雄鸠虽巧言,苟合中诚耻。
茕独夫何言,临流泪如水。
遥望故乡心所向,始自魂魄游四方。
狐死必首丘地,远游何地安身立。
嵩丘春日阳光照,三花绽放似霓裳。
时无雒川妃之艳,谁人能解我琼齿?
南鸟翩翩自翱翔,丹翎纷飞不理情。
雄鸠虽巧言如簧,中诚之耻亦难容。
独处空房泪满襟,临风而泣如水倾。
译文:
遥望故乡心所向,始自魂魄游四方。
狐狸临死必朝向其洞穴的出口,我的远行该何处归宿?
春天的嵩丘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三朵花儿绚烂开放如同天边的彩虹。
时世没有像雒川那样美丽的女子,谁能理解我这纯洁如玉的嘴唇?
南来的鸟儿翩翩起舞,它们的羽毛如同五彩斑斓的云霞。
雄鸡虽然善辩,却无法掩饰内心的真诚和诚实。
独自面对空寂的房间,眼泪如雨般流淌。
赏析:
此诗是白居易的《咏怀》,通过生动的物象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诗中的“狐死必首丘”和“三花”等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嵩丘春载阳,三花何旎旎”这两句,描绘了嵩山春日的美景,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时无雒川妃”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和追求。
诗中的“有鸟自南来”,以鸟类的自由飞翔为喻,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雄鸠虽巧言”和“苟合中诚耻”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虚伪、功利主义的批判。“茕独夫何言”一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最后,“临流泪如水”一句,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是白居易诗歌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