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削鸿梧,以合天人和。
嗟余半死根,摧藏在山阿。
蒙周生浊世,滑稽扬其波。
湘累亦寓言,荒淫为九歌。
变易吾仪容,云气象嵯峨。
日月尚有瑕,丘陵亦孔讹。
称文虽渺小,其旨咸包罗。
夫子诚知音,悯我如韩娥。
行云如可遏,更奏采菱荷。

【注释】

①神农:指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传说中他尝百草,教民耕种。削鸿梧(hu wu):砍伐高大的梧桐树。合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嗟余半死根:感叹自己已经衰老,如同枯死的树木。摧藏在山阿:被埋没在深山中。③蒙周生:指屈原,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大夫,曾为楚怀王左徒,后因遭谗被流放,死于汨罗江,故称“屈子”。浊世:指乱世。④湘累:湘君,即湘夫人。屈原《九歌》中的一位神女。寓言:比喻。⑤荒淫:荒淫无度。九歌:一种诗歌,相传为屈原所作。⑥变易:改变。吾仪容:我的容貌。云气象:云气缭绕的形态,形容人的神态和风度。⑦日月尚有瑕:太阳和月亮都有缺点。丘陵亦孔讹:丘陵也变得不真实了。孔:甚,极、很的意思。⑧称文:称颂文章。渺小:微小。⑨夫子:对对方的尊称。知音者:了解作者心意的人,即知己或朋友。悯:哀怜。韩娥:战国时著名女歌手。⑩行云:飘动的云彩。遏:阻止。采菱荷:采莲的荷叶。

【译文】

神农削去了高大的梧桐树,来与天地自然和谐相融,我叹惜自己已如枯木一样老迈,被埋在深深的山中无人问津。

屈原处在混乱的乱世之中,他的讽刺言论像波涛一样汹涌澎湃,湘君也是借助神女来隐喻自己的遭遇,他写《九歌》以抒发对君王的不满之情。

我改变自己的外貌和风度,就像云气的缭绕一样显得庄重,即使是太阳和月亮也显得不完美,即使是山丘也显得不真实了。

虽然我的文章只是微不足道的,但其中包含的意蕴却是非常丰富的。先生您真是了解我啊,你如此哀怜我,就如同韩娥一样。

我像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自在地生活,更弹奏一曲采菱之歌来表达我的心意。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友之作,诗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把朋友比作“半死根”,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

诗人用神农削鸿梧来比喻朋友和自己能够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融。接着,又以“嗟余半死根”来形容自己已经老了,被埋没在深山中无人问津的处境。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愤。

诗人又借用屈原的故事来表达对朋友的赞扬。屈原身处乱世,但他的讽刺言论却像波涛一样汹涌澎湃,湘君也是借助神女来隐喻自己的遭遇。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和骄傲。

诗人又用变易吾仪容来比喻自己改变自己的外貌和风度,就像云气的缭绕一样显得庄重。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变化和云气联系在一起,既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低调,也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诗人以日月尚有瑕、丘陵亦孔讹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太阳和月亮都写得不完美,将山丘也写得不真实了,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诗人还用云气象嵯峨和行云如可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态度。前者通过云气的缭绕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既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和孤独,也展现了自己的高洁和优雅;后者则通过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和洒脱。

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