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佩明珠,顺风翔蓬阙。
朝霞一膏沐,娭光流如月。
园桃何夭夭,秋霜徒磬折。
嗟尔荜门子,献玉悲三刖。
崇兰忌当门,甘泉必先竭。
布衣可终老,濮阳有芳节。
请诵伐檀篇,十亩聊怡悦。

【注释】王生:指王粲,字仲宣(一作景建),汉末诗人。顺风翔蓬阙:比喻才高志远,得遇明君。朝霞一膏沐:比喻贤人得到君王的赏识和重用。娭光流如月:形容贤人得到君王的宠信和重用,如同明月照耀大地。园桃何夭夭:意思是园中桃花盛开,而自己却年老色衰。秋霜徒磬折:形容衰老,没有希望。三刖:指被砍掉三个脚趾,是受残害的意思。筚门:柴门。献玉悲三刖:意思是献上美玉,却悲伤地想到自己被砍掉三个脚趾。崇兰忌当门:比喻贤人受到排挤,就像兰花被放在门前一样。甘泉必先竭:比喻贤能之士得不到任用或重视。布衣可终老:意思是平民百姓也可以安守自己的本分,不受外物的诱惑。濮阳有芳节:比喻贤人虽然地位低下,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情操。伐檀篇:出自《诗经·小雅·伐木》,诗中有“不显其功”的句子。十亩聊怡悦:意思是在狭小的土地上也能过得愉快。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以咏叹的语气、生动的形象、精练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自己处境的评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首二句写王粲之才高而遭际不偶。王粲,字仲宣,汉末诗人,曾随刘表至荆州,后依附曹操,官至侍中,因见曹操疑心过重,屡遭猜忌,郁郁不得志。“二女佩明珠,顺风翔蓬阙”,这两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中“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佳讯,故来寄书频”之意,以美人配明珠、鸾凤比凤凰,以顺风喻高飞之才,形象生动,富于想象;“翔蓬阙”,则以蓬草为喻,表明自己虽才高而遭际不偶。“朝霞一膏沐,娭光流如月”,此二句化用屈原《九章·惜诵》中“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余不忍为此态也”之意,以日出东方喻贤者逢君之早,以明月照夜喻贤者得君之晚,意即贤者若得主公重用,犹能光耀人间。“娱光流如月”四字极写贤人被君王宠信和重用,如同明月照耀大地,令人欢欣鼓舞。

第三四句感叹自己才高位低。“园桃何夭夭,秋霜徒磬折”,此二句化用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以园中桃花盛开而自己却年老色衰,暗喻自己虽有才能但遭遇挫折,不能施展抱负。“秋霜徒磬折”,典出《庄子·让王》:“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路,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天侵,物莫能伤;熙熙而不誉,岂不乐夫!”此二句以园中桃树比喻自己,以秋霜自比而感叹衰老,意即虽才高位低却无怨恨之语,表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豁达胸怀的胸襟与气度。“嗟尔荜门子,献玉悲三刖”,此言你这位从贫贱起家的人啊,献上美玉却被砍掉三个脚趾,意即你虽献上美玉但却遭遇悲惨的命运。“三刖”,即砍掉三个脚趾,典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楚灵王欲得陈臣思之身而刖其足。”此处以三刖喻遭残害,既指王粲被曹操冷落之事,又指自己被排挤、受压抑的情况。“荜门”,指柴门;“献玉”,指献策献计。言你在贫贱之家献计献策,却遭受打击,以致被砍掉三个脚趾。“三刖”一词,不仅揭示了王粲被冷落的悲剧命运,也揭示了作者自己被迫害的命运;“荜门”一词,则既指简陋的居所,又暗示自己处境艰难。“崇兰忌当门,甘泉必先竭”,此言庭院里栽种着兰花,却忌讳它放在门口,甘泉必须首先被挖空,意即贤能之士受到排挤,就如同庭院里的兰草被放在门外一样。“崇兰”,指兰草;“当门”,指放在院子里正对着门的地方。“甘泉”,指甘泉池。言庭院里栽种着兰草,却忌讳它放在门口,正如甘泉池的水源被挖空一样,都暗示了贤能之士受到排挤的事实。“布衣可终老,濮上多英材”,此言穿着平民服装的人也可以终老一生,濮水一带有许多杰出人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运牛羹不食。侯问之曰:‘固且命乎?’对曰:“‘然。’曰:‘吾始也假之,假而不使,何也?”对曰:“‘忠臣不事二主,贞女不更为二夫。’今君易之,于难弗死。夫士之处室执妻,犹尸之提心;大夫去国,zippo电子烟多少钱一个 如何选购

怎样使用? - 知乎

  • 知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