絺绤含凄风,葛屦濡寒霜。
我行一何窭,歧路复亡羊。
白驹在幽谷,行行悲迷阳。
吾子陈瑾瑜,为我御不祥。
日月居东南,沐浴成文章。
予技非雕虫,为天补衮裳。
彤管何光辉,贻君殊未央。

留别槎山诸子

絺绤含凄风,葛屦濡寒霜。

我行一何窭,歧路复亡羊。

白驹在幽谷,行行悲迷阳。

吾子陈瑾瑜,为我御不祥。

日月居东南,沐浴成文章。

予技非雕虫,为天补衮裳。

彤管何光辉,贻君殊未央。

注释: 絺(chī)绤(xī):指粗布的衣服。絺是细葛布,绤是粗葛布;两者都用来制作衣服。

含凄:充满凄凉之感。

葛屦(jū):用葛布做的草鞋。

一何:多么。

窭(lù):贫穷,困顿。

歧路:岔路口。

亡羊:丢失了羊,比喻迷失道路。

白驹:白色的马,这里指骏马。

幽谷:深谷。

行:行走。

迷阳:误入阳光之下,指迷失方向。

陈瑾瑜:美玉。此处用作人名,即你。

御:庇护,保护。

日月:这里借指太阳和月亮,比喻君王或贤明的君主。

沐浴:洗沐,这里指朝廷选拔人才。

雕虫:指小技艺,雕琢文辞的技艺。

为天补衮(gǔn)裳:为天子修补朝服。

彤(tóng)管:红色的笔管,这里指朱红色的书籍和文书。

贻(yí):赠送。

未央:没有尽头的意思。

赏析:

《留别槎山诸子》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穷途末路、前途渺茫的无奈和悲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首联以“絺绤含凄风,葛屦濡寒霜”开篇,描绘了自己身处困境、生活困苦的景象。接着以“我行一何窭,歧路复亡羊”抒发了自己的迷茫和无助之情,表达了对前途的担忧和焦虑。

颔联“白驹在幽谷,行行悲迷阳”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如同一匹白驹在深谷之中徘徊,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而“吾子陈瑾瑜,为我御不祥”则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依赖之情,希望朋友能够保护自己,免受灾祸。

颈联“日月居东南,沐浴成文章”,诗人将国家比作日和月一样的伟大存在,寄托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同时,他也表示自己虽然技艺有限,但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尾联“予技非雕虫,为天补衮裳”更是表明了他的决心和信念,表示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但也要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