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金质久已化,血花绣蚀三泉下。
何人铸此月中物,持作薰炉喷兰麝。
月中与兔为阴阳,三足婆娑桂树旁。
日中之乌亦三足,一东一西遥相当。
太阴呼噏生潮水,仙人师尔服气方。
生长瑶台明镜里,精华不待取扶桑。
汉宫以此为神器,煎取沉馢消梦寐。
红颜不少嫦娥寡,相伴蟾蜍度年岁。
摩挲铜色何斑斑,看丹如绿有无间。
双烟自可通瑶圃,一气何须假博山。
轩鼎馀铜龙不爱,神工拾得虚无外。
无香亦复雨氤氲,有火莫教云叆叇。
时时一缕生空中,太古长留一点红。
纵是灰寒终不灭,神灵看与蜃楼同。
诗句释义
1 古铜蟾蜍 - 指的是古代的铜制蟾蜍形状的物品,通常作为装饰或艺术品。
- 久已化 - 表示这种铜制的蟾蜍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岁月变迁。
- 血花绣蚀三泉下 - 形容这件铜器上的花纹非常精美,甚至可能带有血腥的味道。
- 何人铸此月中物 - 这个蟾蜍可能是由某个人铸造,且与月亮有关(如传说中的嫦娥)。
- 持作薰炉喷兰麝 - 使用这个蟾蜍作为薰炉的一部分,用来散发香气,特别是兰花和麝香的气味。
- 月中与兔为阴阳 - 指月球上可能有兔子之类的动物形象。
- 日中之乌亦三足 - 描述太阳中的乌,即乌鸦也可能是三足的。
- 太阴呼噏生潮水 - 太阴,月亮,在这里指的是月亮对地球的影响,比如引发潮汐。
- 仙人师尔服气方 - 提到用这种蟾蜍来帮助修炼仙术的人吸取灵气。
- 瑶台明镜里 - 指仙境中的玉台,明镜,暗指神仙居住之所。
- 精华不待取扶桑 - 暗示其内含珍贵之物,不需要借助其他东西也能发光发热。
- 红颜不少嫦娥寡 - 形容美丽但稀少如嫦娥一般的人物。
- 相伴蟾蜍度年岁 - 与蟾蜍一起度过岁月。
- 摩挲铜色何斑斑 - 轻轻抚摸铜蟾蜍时发现它表面有许多斑点或纹路。
- 看丹如绿有无间 - 铜蟾蜍的颜色像丹砂或绿色,颜色之间有空隙。
- 双烟自可通瑶圃 - 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 一气何须假博山 - 强调只需要一点点气体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 轩鼎余铜龙不爱 - 铜鼎上剩下的部分,龙不喜欢这些残次品。
- 神工拾得虚无外 - 指精湛的工艺能够从看似无生命的东西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
- 无香亦复雨氤氲 - 即使没有香味,也能形成一种朦胧的氛围。
- 有火莫教云叆叇 - 如果有火光,就不要让云雾遮挡视线。
- 时时一缕生空中 - 随时都有细微的光从空中发出。
- 太古长留一点红 - 古老的东西依然保持着红色。
- 纵是灰寒终不灭 - 即使外表灰暗,也永远不会消失。
- 神灵看与蜃楼同 - 与传说中的海市蜃楼一样神奇。
译文
古铜蟾蜍早已风化,血液的痕迹侵蚀了地下三泉。
是谁铸造了这个月宫之物?将它当作薰炉,点燃了兰花和麝香。
月亮中与兔子成阴阳,三只腿的婆娑在桂花树下。
太阳中的乌也有三只腿,一东一西遥遥相对。
月亮召唤潮水涌起,仙人因此学会了吸气的方法。
这生长在瑶台的明镜里,精华不需依赖天边扶桑的力量。
汉宫以此作为神器,煎煮沉香消解人的恶梦。
嫦娥虽美,却很少有,只能陪伴蟾蜍度过年岁。
触摸这铜色的蟾蜍,发现它表面有许多斑点或纹路。
它的色彩如同丹砂,绿色,中间有空隙。
双烟自然能通向瑶池,一股气流就足够了。
不用借助其他的香料,也能散发香气。
有时候一缕轻烟在空中飘浮,就像远古的一点红。
即便最终化为灰烬,它的光芒也不会消亡。
神灵会认为这和海市蜃楼一样神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古老的铜蟾蜍,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秘、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诗中不仅描述了这件古董的外观和功能,还涉及了它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被用作宗教仪式和炼丹术的工具。通过对铜蟾蜍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赞赏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