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五马从韶阳,春融开宴来仙羊。
夸予韶石三十六,芙蓉一一摩青苍。
韶阳千里尽奇石,各为根株森相望。
箨龙拔地动千丈,大小削成纷圆方。
瑶篸玉柱千万计,排立有时如堵墙。
巨灵荡踏苦无力,岩岩铁壁当中央。
使君拄笏韶石下,氤氲紫翠流衣裳。
双峰左右接天阙,二楼高下临皇冈。
重华对越俨精爽,二灵仿佛非鸿荒。
神明沕穆合古乐,箫韶日夕深微茫。
南薰再鼓解民愠,玉琴之外无陶唐。
香炉宝盖试击拊,安知不可仪凤凰。
无声之乐道所贵,期君肉味长相忘。

韶石歌 韶州太守席上作使君五马从韶阳,春融开宴来仙羊。

夸予韶石三十六,芙蓉一一摩青苍。

韶阳千里尽奇石,各为根株森相望。

箨龙拔地动千丈,大小削成纷圆方。

瑶篸玉柱千万计,排立有时如堵墙。

巨灵荡踏苦无力,岩岩铁壁当中央。

使君拄笏韶石下,氤氲紫翠流衣裳。

双峰左右接天阙,二楼高下临皇冈。

重华对越俨精爽,二灵仿佛非鸿荒。

神明沕穆合古乐,箫韶日夕深微茫。

南薰再鼓解民愠,玉琴之外无陶唐。

香炉宝盖试击拊,安知不可仪凤凰。

无声之乐道所贵,期君肉味长相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韶石之美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韶石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魅力,表达了他对韶石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使君五马从韶阳,春融开宴来仙羊。”写使君乘坐五匹马来到韶州,春天的气息融化大地,开启宴会,迎接神仙般的客人。这里的“仙羊”可能是指宴会上的美食,也可能是指宴会的气氛,使得使君陶醉其中。

接着诗人写到“夸予韶石三十六,芙蓉一一摩青苍。”赞美韶石有三十六块,每一块都像荷花一样美丽,青翠欲滴。这里的“芙蓉”可能是指韶石的形状或颜色,也可能是指韶石的美丽让人想起莲花。

然后诗人继续描述韶石的美,如“韶阳千里尽奇石,各为根株森相望。箨龙拔地动千丈,大小削成纷圆方。”韶阳(今广东肇庆)千里之内都是美丽的石头,它们相互依存、生长得如此繁茂。这些石头像是拔地而起的大竹子,形态各异,有的圆润,有的方正,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诗人写到“瑶篸玉柱千万计,排立有时如堵墙。”描述了这些石头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排列得整齐有序,就像是一面面墙壁一样坚固可靠。这里的“瑶篸”是指美丽的石头,“玉柱”则形容这些石头的质地和色泽。

然后诗人写到“巨灵荡踏苦无力,岩岩铁壁当中央。”这些石头虽然强大有力,但仍然抵挡不住大自然的力量。诗人用“巨灵”来形容这些石头的强大力量,用“铁壁”来形容它们的坚固可靠。这里的“中央”可能是指这些石头的位置或者作用。

接下来诗人写到“使君拄笏韶石下,氤氲紫翠流衣裳。”使君在韶石之下拄着手杖沉思,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紫罗兰的香气和翠绿的色彩。这里的“氤氲”可能是指周围的空气被石头的美丽所吸引,变得浓郁起来,“紫翠”则是指周围的色彩鲜艳而美丽。

然后诗人写到“双峰左右接天阙,二楼高下临皇冈。”两座山峰左右相连,好像连接着天空和地面的桥梁;一座高楼耸立在山巅之上,俯瞰着皇冈的土地。这里的“双峰”、“天阙”和“皇冈”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

接下来诗人写到“重华对越俨精爽,二灵仿佛非鸿荒。”重华与天地对视,显得精神焕发;二灵仿佛不是远古时代的景象。这里的“重华”可能是指天地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二灵”则可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神灵。

然后诗人写到“神明沕穆合古乐,箫韶日夕深微茫。”神明的气韵浑厚而深邃,古代的音乐《箫韶》在黄昏时分更加深沉而幽远。这里的“沕穆”可能是指气韵深沉,“古乐”则是指古代的音乐。《箫韶》是古代的音乐名,这里可能是指某种音乐作品。

接着诗人写到“南薰再鼓解民愠,玉琴之外无陶唐。”南方的风再次吹响了钟声,解除人民的怨气;除了玉琴之外,别无他物可以比拟。这里的“南薰”可能是指南方的风,“解民愠”则是指消除人民的痛苦。这里的“陶唐”可能是指陶唐氏,即尧帝。

然后诗人写到“香炉宝盖试击拊,安知不可仪凤凰。”香炉和宝盖都可以敲击,难道不能用它们去模仿凤凰的声音吗?这里的“香炉宝盖”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击拊”则是弹奏乐器的动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乐器的赞美之情。

最后诗人写道“无声之乐道所贵,期君肉味长相忘。”最美的音乐是不需要声音的,只要您能享受这种音乐带来的美味,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里的“无声之乐”是指不需要声音的音乐,“肉味”则是美食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强调了美食和音乐相结合的重要性,表达了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