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吹木叶,一半作鸾声。
夜夜碧空外,风泉相与清。
苏门无此啸,太上有馀情。
谁识元音好,多从茉莉生。

诗句释义

  • 仙人吹木叶:仙人模仿着树木的叶子,发出的声音宛如鸾鸟。这里的“仙人”象征着超然物外、超凡脱俗的境界。
  • 一半作鸾声:仙人吹出的木叶声音中夹杂着鸾鸟的叫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意境。
  • 夜夜碧空外:夜晚,仙人的木叶和风声飘荡在碧空之外,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 风泉相与清:夜晚,风声伴随着泉水的声音,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
  • 苏门无此啸:苏门山(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没有这种呼唤之声,暗示着某种独特的自然之美。
  • 太上有馀情:太上老君拥有超越常人的情感,这可能象征着高深的境界或对自然美的极致欣赏。
  • 谁识元音好:谁能识别出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之声的赞叹和探索。
  • 多从茉莉生:许多声音都来源于茉莉花,这可能意味着茉莉花的香气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

译文

  • 仙人吹木叶:仙人模仿着树的叶子,发出的声音如同鸾鸟的啼叫。
  • 一半作鸾声:仙人吹出的木叶声音中夹杂着鸾鸟的叫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情境。
  • 夜夜碧空外:在每个夜晚,仙人的木叶和风声飘荡在碧空之外。
  • 风泉相与清:夜晚,风声伴随着泉水的声音,相互交织在一起。
  • 苏门无此啸:在苏门山上,没有这样的呼唤之声,暗示着某种独特的自然之美。
  • 太上有馀情:太上老君具有丰富的情感,这可能象征着高深的境界或对自然美的极致欣赏。
  • 谁识元音好:谁能识别出大自然的美妙声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之声的赞叹和探索。
  • 多从茉莉生:许多声音都来源于茉莉花,这可能意味着茉莉花的香气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

赏析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的作品。屈大均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作品常常表达出超然物外的情怀。
  • 这首诗通过对仙人吹木叶的情景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诗人通过声音和自然的融合,传递出对自然界细微之美的感悟和赞美。
  • 诗中的“谁识元音好”、“多从茉莉生”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声音的敏感捕捉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对声音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 诗中的“苏门无此啸”,可能隐喻着苏门山下的自然之美,或者指代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或环境。诗人通过对比和对照,增强了诗中意境的表现力。
  •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美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升华。

《吹叶词为舒亦蕃作其一》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