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戎云鸟肃风翔,司马兵符出未央。
春去旌旄临海甸,雪消兵马向蛮方。
汉家漠漠尧封远,天子瞳瞳舜日光。
不道野人忧战伐,月明江汉鬓苍苍。
【注释】
征南二首: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18首和第19首。二首皆为咏史伤今之作。云鸟,即云雁,比喻贤臣。司马兵符,古代符节,用以传达军令。未央,汉宫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尧封,传说中尧帝把疆域分封给舜,即所谓“五岳各如其象。”瞳瞳,形容明亮、辉煌。野人,对平民百姓的泛称。月明江汉,指长江上游。
【赏析】
《征南二首》是一首咏史诗。全诗借咏古人,抒写作者忧国忧民之思。前二首,以议论为主;后二首,以叙事为主,议论与叙事相结合,感情更为深沉。
前二首是咏古论今之作。首章,总言将军们威武雄壮地飞驰而来,犹如天上的鸟儿肃静翔集。次章,诗人以汉武帝出巡长安城未央宫时司马相如持节传命的情景作比,暗喻当今边将持兵符传檄,受命于朝廷。“未央”两字,既点明时间,又暗示地点,同时亦含有深意。“司马”两字,既指代边将,也暗指皇帝。末句说春天已去,而将军们的旌旗已经来到海边,说明战争已经结束。“雪消兵马向蛮方”与“春去旌旄临海甸”一正一反,互为表里,既表明了战争的结束,又暗示战争尚未结束。
后二首则以叙述方式为主。首章,诗人以汉武帝巡视北方边疆时,看到辽阔无际的漠漠大漠,遥想尧帝分封诸侯时的光景,从而感慨万千。“天子瞳瞳舜日光”,既写景,又写情。末句说不道(不可说)平民百姓担心战争,因为战争将给他们带来苦难。“月明江汉鬓苍苍”,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又表现了诗人的忧伤之情。
全诗结构紧凑,前后照应。开头两句先设喻,再转写现实,最后由现实回到历史。中间两章分别用议论与叙事的方式表达诗人的忧国之思。最后二章则以记叙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