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隔尘沙不上眉,一堂高坐更何之。
闲同释子安禅日,静到希夷闭閤时。
阅世且留双眼孔,遣怀添得几篇诗。
平生坎止流行意,怕有清秋白月知。
【注】:
1、北堂:指代官署的北房。试院:是科举考试的地方,此诗作者在赴京兆府试院前所作。
2、释子:出家人,和尚。安禅:即“安禅”,静坐打坐,参禅悟道。希夷:道家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其号为“希夷先生”。闭閤:闭门谢客。时:时候。
3、阅世:经历世事。坎止流行:语出《易经》。坎为水,象征险阻;止为停止,象征静止;流行为流动,象征变化。
4、怕有清秋白月知:意思是自己害怕自己的心志像秋天明亮的月亮一样被外物所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京兆府试院前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的自省。
第一句:“断隔尘沙不上眉,一堂高坐更何之。”
注释:我断绝了与世俗的接触,不染尘埃,也不上眉梢。我在高堂之上坐着,又该去向何处呢?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对于世俗的超脱,他不再被红尘俗事所困扰,而是选择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他选择在高处静坐,思考人生的意义。
第二句:“闲同释子安禅日,静到希夷闭閤时。”
注释:闲暇之时与僧人一同打坐修行,宁静时则闭关修炼。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平静,远离纷扰的生活态度。他选择了与僧人一起修行,以寻求心灵的安宁。
第三句:“阅世且留双眼孔,遣怀添得几篇诗。”
注释:我阅读过世间的种种,但仍然保留着一颗纯真的心。我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他经历了世间的种种,但他的心始终保持着纯净和真实。他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
最后一句:“平生坎止流行意,怕有清秋白月知。”
注释:我一生都在追求那停泊和流淌的意趣。我怕我的心愿像秋夜明亮的月亮一样受到外界的影响。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期望和担忧。他希望自己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不被外界所干扰。他也担心自己的心愿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无法实现。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纯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