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全不动毫纤,争识元冥今最严。
千首杜陵高格调,两年白帝困齑盐。
磁瓯索醉那辞酒,鸠杖扶衰更绕檐。
何处梅花堪放艳,风刀刮面利尖尖。
【注释】
①浮云:指天上的云彩。全不动:全部不动。毫纤:指细微如毫毛般细小。②元冥:指天帝、老天。今最严:如今最为严厉。③杜陵:杜甫曾居此,故称。高格调:高远的意趣。④磁瓯:指用磁器做的酒杯。⑤鸠杖:用柘木制成的拐杖。扶衰:扶持身体。⑥风刀:比喻寒风吹过皮肤的冷痛感觉。刮面:形容风的力度。尖尖:锐利的样子。
【译文】
天上飘浮的云彩全都静止不动了,你还能认出老天的威严吗?
千首杜陵诗,格调高雅,却两年来困顿于白帝城,只能吃着齑盐。
用磁器做杯子喝酒,那还怎么辞酒啊!拄着鸠杖,支撑着衰老的身体,更不能绕着屋檐走。
哪里的梅花能够盛开得如此艳丽?寒风吹过,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刮在脸上,疼痛难忍。
【赏析】
本词是作者在谪居黄州时期写的一首和韵之作。
上片开头两句,写天上的浮云全都静止不动了,这一句看似写景,实际上是通过写景来表现作者心境之“静”。诗人在贬谪之地已度过了两个年头,而自己仍像浮云一样无定无依,无法施展抱负,内心十分苦闷。“争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时政的不满,以及内心的愤懑不平。
下片三句,写诗人因贬谪而陷入困境,生活困顿,连诗都作不出来了。“磁瓯索醉”四字,将诗人的无奈之情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鸠杖扶衰”四字,则写出了诗人因年老多病而需要拄着拐杖艰难行走的情形,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悲愤。“何处”二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梅花堪放艳”,以梅花的艳丽反衬自己的清高,表明自己虽然被贬,但仍保持着自己的节操。而“风刀刮面”一句,则是写寒风吹过皮肤的感觉,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这首词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情怀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