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题画二首》中的第二首。
我们来看一下诗句:
- 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我们逐句解释:
- 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 “云尽山空”形容山高云稀,天空空旷的景象;
- “独远寻”表达了诗人独自寻找的心情;
- “一桐难觅”指的是很难找到一棵桐树,可能是指诗人在寻找理想的对象或事物;
- “是知音”则表示找到了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
-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 “行行”意味着一步步地前行;
- “长桥”可能是指一座跨越河流的长桥;
- “耳不聋”表明即使听觉受损,也不会错过美好的声音;
- “人在碧岑”可能是指有人在美丽的青山上。
我们来赏析整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山间寻找着知音,但似乎很难找到。然而,无论多么艰难,他依然坚持前进,因为他知道,只要耳朵没有失去听力,就一定能够欣赏到美好的风景和声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生活意义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