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题画二首》中的第二首。

我们来看一下诗句:

  1. 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2.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我们逐句解释:

  1. 云尽山空独远寻,一桐难觅是知音。
  • “云尽山空”形容山高云稀,天空空旷的景象;
  • “独远寻”表达了诗人独自寻找的心情;
  • “一桐难觅”指的是很难找到一棵桐树,可能是指诗人在寻找理想的对象或事物;
  • “是知音”则表示找到了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
  1. 行行更过长桥去,耳不聋人在碧岑。
  • “行行”意味着一步步地前行;
  • “长桥”可能是指一座跨越河流的长桥;
  • “耳不聋”表明即使听觉受损,也不会错过美好的声音;
  • “人在碧岑”可能是指有人在美丽的青山上。

我们来赏析整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山间寻找着知音,但似乎很难找到。然而,无论多么艰难,他依然坚持前进,因为他知道,只要耳朵没有失去听力,就一定能够欣赏到美好的风景和声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生活意义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