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贺风声树一门,如斯母子白沙村。
却怜败壁寒帏下,多少贞婺欠此恩。
【注释】
白沙:指白沙井。唐时,白沙井有孝子张孝妇的传说。旌卷:旌表妇女的文书。
【赏析】
《题白沙节母受旌卷》是唐代诗人李郢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以“白沙”为线索,从“风声树一门”、“败壁寒帏下”两个场景写起,表达了诗人对节操高洁、贞节如烈的女子的赞美之情。
总贺风声树一门,如斯母子白沙村。
却怜败壁寒帏下,多少贞婺欠此恩。
【注释】
白沙:指白沙井。唐时,白沙井有孝子张孝妇的传说。旌卷:旌表妇女的文书。
【赏析】
《题白沙节母受旌卷》是唐代诗人李郢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以“白沙”为线索,从“风声树一门”、“败壁寒帏下”两个场景写起,表达了诗人对节操高洁、贞节如烈的女子的赞美之情。
注释: 柴桑归汲汲,幽思向谁言。 柴桑(今属安徽)归家后心情急切,幽静的思绪向谁倾诉? 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归家后,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因此心情会显得急切。而幽静的思绪则需要有人去倾听与理解,所以诗人才会向谁倾诉呢? 流水长随步,青山自绕门。 流水潺潺,伴着我的每一步;青山环绕,就像我家的大门。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归家的景色。诗人沿着溪流行走,欣赏着美景。溪水潺潺流淌
折腰辞长吏,结社许沙门。 宦海诸人溺,颓波一柱存。 桑麻春自满,蜂鸟日相喧。 恬却奔波梦,栖栖只故园。 注释: 1. 折腰辞长吏,结社许沙门:表示自己不愿意为官,愿意与和尚们结社。折腰,指弯腰低头,比喻屈服于世俗的压力。结社,指与和尚们结社,共同修行。 2. 宦海诸人溺,颓波一柱存:形容官场如同大海一样深广,许多人都沉沦其中,而自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水面上,不随波逐流。 3. 桑麻春自满
【诗句】 飘拂变故素, 踟蹰断远寻。 朔风号夜永, 冬酒着人深。 云有无穷态, 天留不死心。 暂须回艇子, 江面缔重阴。 【译文】 在木斋的居所中,雨中住宿与徐伯淳交谈;夜晚与姚润华畅谈。 雨中的树木随风摇曳,景色变幻无常,我停下脚步,寻找远方的踪迹。 寒风呼啸,夜已深沉,我喝着冬酿美酒,感受它深深的酒意。 天空的云彩有着无尽的变化,而天空依然保留着希望之心。 暂且回到船上休息
以下是对《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十三·山行》逐句的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以及最后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句释义: 1. 藜杖何曾吝:藜是草名,杖是用藜草制成的手杖,意为使用这样的手杖并没有丝毫吝啬。 2. 浮云只自阴:浮云飘动,遮蔽了天空,这里形容自然景象的变化无常。 3. 春花方蓓蕾:春天的花朵刚刚开始绽放。 4. 天地与歌吟:天地之间充满了歌声,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 5.
注释: 区区贪献玉,足刖枉沽裳。 且任横肱睡,何妨举世忘。 陶陶春酒后,洒洒竹风凉。 午梦醒香茗,扶藜过小冈。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王半山的诗歌交流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首句“区区贪献玉”,意为诗人追求名利,如同玉石般精致而美丽,但过于执着,反而失去了本真。这里的“玉”既指物质财富,也暗指人的品格。 第二句“足刖枉沽裳”
注释: - 一泓凝不乱,独爱看真源。 - 一泓:清澈的泉水。 - 凝不乱:水清澈如未被污染。 - 真源:真正的水源,这里指清澈的泉水。 - 独爱:特别喜爱。 - 看真源:观赏清澈的泉水。 - 白日人稀少,中年眼未昏。 - 白日:白天。 - 人稀少:人数较少。 - 中年:中年时期。 - 眼未昏:视力未衰。 - 葛蕉居士服,杖屦榄山村。 - 葛蕉:一种植物。 - 居士服:古代士人常穿的一种衣服。
注释:这山都值得指点,绝美的景色更需搜寻。谁敢说这里没有佳景?我终将遇到赏识的人。用青色的精气浇灌白色的水,让我的头发付与漫长的吟咏。红色的紫色的花看也看不到了,只有莺声在绿荫中回荡。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描写作者游览山水时所感受到的美妙景色,并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首联“是山都指点,绝景更搜寻。”写出了游人对于名山大川的喜爱,以及诗人对于美景的珍视和追求。颔联“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
宿西梁 赛神之余,饮酒十壶,舟子招邀。 夜深人语嘈杂,孤灯自飘落雪。 西梁山险峻,天气阴沉,山势依然骄横。 伏枕静听水声,阴晴交替,朝暮更替
清风时一洒,默坐听渔歌。 注释:清风时时吹过,我静默地坐着聆听渔人唱着的渔歌。 译文:清风时时吹过,我静默地坐着聆听渔人唱着的渔歌。 赏析:清风时时吹过,诗人静默地听着渔人吟唱。“默”字写出了诗人的神态,他似乎在静静地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蚊蚋何曾炒,烟霞敢自多。 注释:蚊虫和细小的飞虫从未被烤过,而美丽的烟霞却不敢过于炫耀自己。 译文:蚊虫和细小的飞虫从未被烤过,而美丽的烟霞却不敢过于炫耀自己
诗句释义: 1. 潇洒东皋路:描述诗人在东皋的一条道路上行走,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2. 登临亦不时:即使登上高处也并非经常,表示有时登高远望,有时则不登高。 3. 先生拚屡醉:指诗人经常饮酒以解忧。 4. 花鸟任相怡:花鸟与自然景色相融,使人感到愉悦。 5. 翠带垂千柳:形容柳枝如同绿色的腰带,下垂如千条细柳。 6. 金梭掷一鹂:用比喻的手法,将飞鸟比作织布的金梭。 7. 踟蹰归路晚
【注释】 上十八滩:指从南到北经过十八个险滩。 扁舟:小船,泛指行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途中,面对险滩时所写下的诗篇。首句写他面对困难从不退缩;次句写南风终将吹来,北风也将过去,暗示困难即将过去;第三句写昨夜梦中茶园的景象与今日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对困难的无畏和乐观;末句写自己正在经历的艰难险阻。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醒庵:诗人自号。曲蘖:酒酿的曲。小糟:小酒杯。高:不饮。陶陶:醉貌。 【赏析】 此诗以酒喻人,写自己虽已清醒但仍然沉醉其中,不愿清醒。全诗语言平易通俗,风格质朴自然,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个性
诗句原文: 洋洋相逐几鱼儿,盆里观来不似池。 万顷澄波清见底,南溟翻忆钓鳌时。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如下: - 诗意解读:《萧庄观盘鱼》以“观盘鱼”为题,描述了作者在萧庄观赏鱼儿的情景。诗中“洋洋相逐几鱼儿,盆里观来不似池。”描绘了鱼儿在盆中游弋的样子,与池塘中的鱼儿不同,给人以新奇之感。接下来的“万顷澄波清见底,南溟翻忆钓鳌时。”则将视角转向广阔的水面,通过“南溟”的提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空山环堵秋光满,可值千金几觉眠”的赏析,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赏析。 “贫极糟妻不怨煎”,意思是:家境贫穷到了极点,妻子却从不抱怨。这是写自己的境遇。“糟”,指酒糟。古代酿酒时将谷物蒸熟后捣成酒曲,再将米拌入发酵制成酒浆,这种酒叫“醪”,也叫“醅”。这里泛指酒糟
【注释】 开户:开门。重关:重重的关塞,指边关。 云掩:云遮住了。重关久不开:重山叠障,关门紧闭,已久矣。 草深行径竹穿台:野草长满了小径,竹子从台顶穿透过来。“行径”和“竹穿台”都是形容景物,渲染出一种荒僻幽寂的境界。 山空夜静炉烟歇:夜色中山峰空荡,寂静无声。炉烟歇:炉灶中的炊烟已经停止。 赏析: 首句开门点题,写诗人在月明之夜,独上高楼,推开窗户远眺。“重关”是说山高路远,关塞重重
【注释】 黄沙蚬子:即黄沙蚬,一种海产品。贱如泥:价格低廉。赤鲤青鲇:指鲤鱼和鲇鱼。总低:总比价高。日饮两杯:每天喝两杯酒。家酿熟:家里酿造的酒已经熟了。阁徐经史:书架上的经史书卷。又山溪:又去山中溪边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游览归来后所写,通过描绘自己一天游历之后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诗的前两句“黄沙蚬子贱如泥,赤鲤青鲇价总低”,写的是自己一天游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