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何处话先天,梦落烟霞二十年。
相见相期应未浅,木根终透石盘坚。

【注释】

王佥宪:王廷相。孙少参:孙承恩。枉驾:屈尊前来。敝庐:谦词,指作者的简陋居所;留诗见赠:送来诗作请作者欣赏;奉答:恭敬地答复。兼呈张少参先生:同时寄给张凤翔(张凤翔时任兵部尚书)。四首:本诗共四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酬谢之作。王、孙二公都是明末著名学者,两人同朝为官,又相互友善,所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两位朋友的深情厚谊。王廷相和孙承恩先后来到作者住所,并送来了赠诗,作者即兴作了四首以答谢他们的友情,并把其中一首寄给张凤翔,以示友好。

王、孙二公的来访,使作者感到高兴,因而在开头两句中,诗人满怀喜悦的心情,用“逢人”二字来表达。“先天”一词,在这里并非指《易经》的卦名,而是指天性,即人的天良、本性;“梦落烟霞”一句,则形象地表明自己的志趣所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每当我遇到人,就谈说天性的先天之善,二十年前我在烟霞山中梦游,那正是我心向往之的时候。”

诗人又写自己与两位友人的深厚情谊。“相见相期应未浅”,意思是说:“我们相见的机会不多,但彼此的交往却是不薄的。”“木根终透石盘坚”,这是说自己虽然出身贫寒,但立志高远,像树干一样坚韧。

最后两句“相期应未浅”,则是说:“我们相见的机会还很多,我们的友谊还应该更加深厚!”这里既体现了两位友人深厚的友谊,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